第(2/3)頁 丁真有些錯愕地看著李晉。 淺海的指揮中心有多重要這是傻子都看得出來的,光是下面的安保中心和整個大樓外面,二十四小時的警車巡邏,都可以證明這里不容有失。 而指揮中心現場,要不是李晉的首肯,不是李晉身邊最核心的人,是不可能進入的。 在這之前,丁真還真沒想過李晉會同意自己進入那個幾乎被外界神話的指揮中心。 “為什么不可以?又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東西,難道你還會變成間諜,里通外敵?”李晉反問道。 丁真苦笑,說道:“誰做間諜,我都不可能做。” 李晉笑了笑,從某種意義上,丁真這話也不算夸大其詞。 商會固然有它的弊端,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種商會的組織形式,把每一個成員的利益都深度捆綁在了這個國家上。 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對商會沒有任何好處,對這個商會的成員也是百害無一利,所以他們往往比一些單獨的企業對國家有更高的忠誠度。 而徽商更是如此。 在改革開放初期,全國經濟水平還很落后的時候,徽商的崛起比浙商粵商更早,他們做出的貢獻也更大,這一點即便是一直以來都對徽商不怎么感冒的李晉都要承認的。 帶著丁真來到指揮中心,魏延他們也只是看了丁真一眼,然后就各忙各的事情。 而丁真看著忙碌的團隊,有些感慨。 說實話,要不是之前發生的事情,或許他早就是這里的常客。 而這里,現在甚至可以說是國內目前的金融指揮中心都不為過。 金融市場的漲跌,在這個幾百平米的地方,可以一言而決。 而做出這些決定的,就是眼前這個男人,李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