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名鼎鼎的海港城,一度是全亞洲最大的綜合購物中心。 很多人知道它是在2010年前后,但事實上,它早在1986年左右,就由九龍集團開始牽頭組建。 只不過最開始它不過是幾個商場聯合起來的購物中心,雖然也大,卻并沒有形成真正的規模。 只不過是九龍集團為了方便管理和產業統合所打造出的概念。 真正讓它名聲大噪的是在2002年開始,九龍集團對海港城進行全面翻修和重新設計,然后這個超大超豪華的購物中心借助著港城的資本名氣,一炮而紅。 它紅到什么地步? 這個海港城,2016年,一年光是租金收入就達到駭人聽聞的95億,而九龍集團依靠著這個產業,每年的入賬利潤不低于100億。 要知道,一個購物中心的收入可不只是租金,包括物業周邊產值泊車等等全部是收入。 而海港城的崛起,受傷最大的是誰? 那就是在港城擁有超過20家購物中心的希望集團。 所以李晉要做的,就是提前把這把刀子捅進希望集團的肺里,狠狠給他放次血。 蘇晚晴話開口,包家家主面色波瀾不驚,倒是吳正先挑了挑眉頭。 九龍集團是包家的產業不錯,但一直以來都是他在管理的,而且也的確經營得有聲有色。 可即便如此,九龍集團旗下的產業,多半不溫不火,體量龐大有它的優勢,可也導致產業過于復雜,很多產業都是半賺不虧,半死不活的狀態,他實在想不通蘇晚晴或者說是李晉為什么指名道姓地要和九龍集團合作,一起做這個商城。 似是看出了包家人的疑惑,蘇晚晴開口說道:“加上晉晴剛拿下的地塊,再聯合九龍集團現有的幾個商城,不但如此,晉晴還打算收購周邊超過10萬平方米的土地和產業,整體整合下來,海港城的占地面積不會少于23萬平方米。” “一旦項目落成,我們不但擁有港城最大的購物中心,乃至于全亞洲最大的購物中心都是我們的,而港城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全球所有的奢侈品牌在這里都能找到專賣店,所以并不擔心它沒有客流和貨源。” 說到這,蘇晚晴對著兩眼光芒璀璨的包家人笑道:“那么這個項目,你們有興趣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