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晉沒有理由不惱火。 不管晉晴外部的環境有多么的惡劣,那些都不是大問題,都是可以想辦法去解決,去避免的。 對于這個世界上99%的公司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怎么賺錢怎么贏利怎么活下去,但是剩余的那1%的企業,體量已經足夠大到輕易不會被外部環境所摧毀,它本身就已經融入到了一個或者多個行業的生態之中。 仔細看那些真正的國際巨頭,他們無一不是行業本身標準的制定者,可以說他們完全達到了行業不死我不死的地步。 這種地位,就好像操作系統之于威軟,汽車之于大眾,社交之于臉書藤訓。 晉晴現在雖然還沒到這個地步,但是在國內的生態環境之中,已經屬于準巨頭的存在。 受限于國情和改革開放的時間速度,民營企業中,晉晴是真正的領頭羊。 因而對于晉晴來說,外部困難不是最致命的,真正能讓晉晴口碑臭掉乃至于轟然倒塌的,恰恰來自于內部。 一次兩次,一件事情兩件事情或許不會怎么樣,也沒有人會把晉晴怎么樣,但是這種事情一旦多了,就好像蛀蟲一樣,在一座大壩上啃出一個兩個洞沒有關系,但若是千百萬個洞,這些漏洞一旦連成一片,就會導致整個大壩轟然崩塌。 不說別的,就說米國的這一次次貸危機。 李晉很清楚,這根本不是自己的功勞,是米國這個經濟建筑本身結構出了問題,才會引發這么嚴重的后果。 李晉不想重蹈前人覆轍。 所以防微杜漸,就顯得格外重要。 從李晉的語氣和態度中感受到了憤怒的蘇晚晴輕輕點頭,說道:“好,我知道了,我立刻按照你的意思去辦?!? 李晉嘆了一口氣,對蘇晚晴柔聲說道:“管理公司本身就是千頭萬緒,更何況是晉晴這么大的公司,繁瑣的事情很多,也會有很多事情出乎意料讓人亂了陣腳,這一段時間辛苦你了?!? 蘇晚晴輕柔一笑,對李晉說道:“比起你來,我這點辛苦算什么,好了,公司的事情我會處理好,你安心解決外面的矛盾,我等你回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