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接著,李建設詳細地和李晉說明了太子翁向上面提出的框架結構。 李晉聽完后,沉默了許久。 “既然這樣,那就開放整個市場!同意他提出的官方監管,申請支付牌照制度?!? 李晉的第一句話就讓李建設懵了。 “你不是瘋了吧,這樣的話你就沒有任何優勢存在!” 面對李建設焦急的話,李晉卻是一笑,他知道,李建設是真心站在他的利益角度出發才有這樣的反應。 “一個規范化的市場,對于市場內的企業來說,是有利而無害的,哪怕我們不支持,官方也會頒布政策,這是躲不過去的,所以不如趁早賣個乖。” “但我們得加上一條,那就是反對銀行的獨家合作?!? “只要通過了官方的審查,拿到了網絡支付牌照并且滿足10億保證金的要求,可以和任何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合作,而國有商業銀行可以同時和多家企業進行合作。” “太子翁想要鎖死這個行業,我就打開它,讓水渾起來,我有那個資本可以獨占鰲頭,但太子翁可就不一定了。” 有重生記憶的他清楚地知道,未來官方會全面開放支付牌照的申請,而只要是有能力有資格的企業都可以來做。 所以太子翁這個鎖死行業的打算,已經違背了官方市場開放的初衷,必然不可能被通過。 因此,他不如提前給官方賣個好,讓官方看清楚,誰才是真正為了這個行業的前途好。 不要小看官方的好感,它在大多數時候沒啥卵用,可在關鍵時刻,很可能影響官方的態度,在一些重要政策上,官方很可能會優先照顧更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而在國內,誰抓住了官方的心,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