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我還是得到了一個承諾。 一次出去,老爸騎著電動車帶我們回家,經過中學門口,在狹長的小道上只有我們三個人,前面是一座又短又陡的橋,不明白為什么要造這樣的一座橋,把前面的視線都擋住了,對面有沒有來車根本不知道。 這是一條單行道。 對于汽車來說,只能容納一輛,左右兩邊各塞一輛電動車也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汽車雖然已經滿大街都是了,但只要路是暢通的,像先前我所看到的事就不會發生。 奶奶家旁邊的這座橋上發生過事故,來往的車輛沒有遵守交通規則,都想走在馬路中間,好像整條馬路都是他們家的。 于是撞在了一起。 人沒事,只是車有了破損。 他們不怕危險,就在橋上爭論孰是孰非,直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才終于有人想起要報警。 身后排著隊等待通過的車輛紛紛掉頭,盡管如此,在這里還是造成了擁堵。 平時每過幾秒身旁就會過去一輛車,很快消失不見,小路上燈光幽暗,車子的到來一下子照亮地面,但那只是很快的一瞬間,或許還伴著刺耳的鳴笛,拖長著尾音隨著車輛而去,亮光與喧囂同時遠去,小馬路又恢復平靜。 這樣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 卻沒想到,前路不通的時候,短短幾分鐘,竟會有那么多車經過這里。 原來,這個鎮上有車的人已經那么多了。 我們家里還是只有電動車,一家人出行要么走去,要么叫一輛三輪車,是去吃酸菜魚和小龍蝦,這樣的事屈指可數,去更遠一些的地方,要去車站坐公交車,再遠的地方不會去。 對于我來說,鎮上的最南邊靠近國道,去那要經過很多條大馬路,是個遙遠的地方。 我們的新家在那。 但在那之前,我們其實得到過一個優惠買房的機會,買下再賣掉都是賺錢,填了些單子表格,還去摸了房,位置不錯,中間的樓層,陽光也好,還可以和老同學做鄰居。 別人都羨慕。 老爸也開始洋洋得意。 這些都是他們偷偷摸摸在進行的事,什么叫偷偷摸摸,就是瞞著我們,不告訴我們,可最后還是空歡喜一場。 我明白老媽為什么恨爺爺。 我也恨。 家里的積蓄不夠買房子,爺爺又不肯借錢,會還給他的都不借,只能眼看著這個大好的機會便宜給了別人。 爺爺卻還常念叨著,有錢的人都去做房地產開發了,要趁早買房子,有錢買個門面,以后租出去都有飯吃了。 那他怎么不買?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和爺爺的關系一直是漸行漸遠,是奶奶陪著我們從小學到初中,甚至是再到高中。 “等你們上了高中,就先給你們兩個人弄一個房間,這樣上學也方便點。”老爸一路上侃侃而談,家里有了一套毛坯房就忍不住要拿出來炫耀。 “房子離高中那邊多遠?”我向往那種早上起來就有人準備好牛奶面包,可以邊吃邊走路上學的日子。 “很近的,走過去幾分鐘。”老爸抽著煙,風從前面來,煙味都到了我們這邊,“以后上了高中,你們要學會自己生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