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里的故事9-《宋老板》
合唱團的故事
九
1976年九月,希樂如愿以償,走進了天津的音樂最高學府,開始了他人生的音樂生涯。學校不但不收學雜費,而且每個月還發十五塊錢的飯票,住在學校里,吃在學校里,再也不用回家聽老娘沒完沒了地嘮叨了,那叫美!他就像一只羽翼豐滿的小鳥,開始自由飛翔了,一個月就回一次家,媽媽給他十塊錢的零花錢,雖然吃住不花錢,身上也不能一分錢沒有啊。
很快,他就發現有高年級的學生,搞家教掙錢,而且,學校門口兒總有一些成年人徘徊,一打聽,是為孩子找家庭教師的,有想學鋼琴的,有想學小提琴的,五花八門。兩個月后,希樂被一家聘去教鋼琴了,但是希樂絕不缺課,只是周日七點到九點,兩個小時去人家里授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二十元,學生是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兒,女孩兒很文靜,一看就是聰明的孩子。希樂按照人家給他的地址,來到天津大學五村的一棟別墅前。
開門的是那天認識的老夫人,希樂進了門,夫人指著旁邊的老人,對希樂介紹說:“這是我的愛人董教授。”董教授立馬伸出手來,一邊握著希樂的手,一邊說:“小伙子,你好!坐吧,先喝口水,不著急。”可能是希樂心里沒底,感到有些拘束,怕人家說自己年輕,說道:“我先給您二老彈一段兒鋼琴曲吧,莫扎特的。”說著來到鋼琴前,彈了起來。董教授夫婦是五十年代的歸國華僑,不僅有專業學問,對歐洲的古典音樂也有研究,對貝多芬,莫扎特等名家作品并不陌生,聽完希樂的演奏,董教授說道:“這是卡拉揚指揮的《安魂曲》吧,我聽過,小伙子彈得不錯。”董教授心里不再嘀咕這個年輕人的本事了。也不埋怨老伴兒了。
希樂上完兩節課就走,即使董教授一家非常熱情,有時想留他吃飯,但是都被他婉拒,他想:一節課二十,人家給的不少了,現在一個小學老師一個月的工資才三十多,一次我給人家孩子上兩節課就是四十,一個月四次就是一百六,趕上一個高級干部了,我再在人家里吃飯,就太不像話了。
自打希樂有了家教,兩個月沒回家了,他媽跟老王說:“這個小子可倆月沒回家了,不會有嘛事兒吧?”“他都多大啦,能有嘛事兒。”希樂因為從小兒家里很少給他零錢花,所以他沒有花錢的習慣,很多小青年都抽煙喝酒,可是他既不抽煙也不喝酒,平常上完課,他就一個人去琴房,鋼琴一彈就是倆小時,晚上別人都去壓馬路,他就看筆記,復習和消化老師的講課內容。他也有出去“玩兒”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經常去小白樓兒的幾家委托商店,因為他總想買一架屬于自己的鋼琴,所以,他沒事兒就去委托商店,委托商店里什么價錢的琴都有,有六七十的,也有一二百的,小提琴別看小,可是比鋼琴貴,他都想買,可是自己兜里的錢不夠,倆月后,他終于發現一架非常好的鋼琴,他斷定這肯定是抄家抄來的,一看標價:二百,也是這里最貴的,他的兜里倒是有三百多,可是他還看好了一把小提琴,他也想買下來,但是錢不夠,在付了鋼琴的錢之后,他又來到了那把小提琴跟前兒,小提琴有些舊,他知道小提琴越舊越值錢,但是少了一根d弦,他知道這都是小問題,一根弦才幾毛錢,他走到柜臺前,想跟人家商量:我先付一百,琴給我留著,等下月自己把錢湊齊了再來取,沒想到,他一說,人家還真同意了。
星期天,老王在家里休息,聽見院里有動靜,出去一看,是兒子拉了一臺鋼琴來。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东港市|
阿荣旗|
凤城市|
达州市|
南昌市|
封开县|
兴安盟|
若尔盖县|
北票市|
射洪县|
乌拉特后旗|
南华县|
和林格尔县|
芦山县|
邛崃市|
古交市|
潜山县|
开江县|
汝阳县|
富民县|
克什克腾旗|
南宁市|
广东省|
白玉县|
南安市|
宁化县|
繁峙县|
佛教|
裕民县|
英山县|
平邑县|
兴文县|
虞城县|
兴和县|
五指山市|
宜城市|
镇赉县|
五台县|
绥宁县|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