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邦戰(中)-《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
第(1/3)頁
爭奪水源?
霍雨和蘇緹娜聽完阿姆利特的話后面面相覷。
她們倆誰也沒經歷,甚至沒聽過這種事。
阿姆利特神色復雜的解釋道:“現在我們身下這條因德勒瓦蒂河,是恰蒂斯加爾邦和奧里薩邦的界河,同時也是每年兩邦人爭奪的對象。基本上每年到烏賈爾節的時候,他們都會因為水源分配的事大鬧一場,贏家可以在今年獲得更多的水源分配權。”
蘇緹娜在一旁認真的聽著,甚至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小本本,開始記錄。這些事情是她從未聽說過的,也是她非常感興趣的。
“那啥?修個水壩不行嗎。”霍雨有些懵懂的問道。
阿姆利特瞥了她一眼,并不作答。
“這樣子鬧,中央政府不管嗎?”蘇緹娜一邊記錄一邊問道,活像個小記者。
阿姆利特見她認真,面相又有些高種姓的模樣,便回答道:“1956年各邦重組期間,根據憲法第262條制定了邦際河流水預防政策。作為該政策的一部分,印度全國成立了5個預防河水爭端的法庭。它們是克里希納河、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卡佛里河、拉維-比亞斯河法庭。然而,卻并不包括因德勒瓦蒂河。”
“那納進去不就行了?”蘇緹娜又問。
阿姆利特搖搖頭:“1987年的時候,上面有成立過一個河水資源委員會,出臺過新文件和憲法修正桉,有望將這條河納入管控,可后來,國大黨作為執政黨在一個邦奉行一種政策,在另一個邦又奉行另一種政策。再加上奧里薩邦的執政黨是人民黨,這導致那些解決的策略得不到執行,后面也就沒有更多后續了。如你所見,現在的他們只能用這種辦法來解決爭端。”
阿姆利特說著話,只見大橋上對壘的兩邦人竟各自派出了一名高大的肌肉男,其中一名肌肉男手持棍棒,另一名則手持魚叉和漁網,兩個人看起來都非常強悍。
而后,伴隨著大象下一名隨從吹響號角。
那手持漁網和棍棒的男人則毫不猶豫的沖撞在一起,彼此廝殺起來。
兩邊的人都開始瘋狂的吶喊,為各自的勇士加油助威。
阿姆利特在潮水一般歡呼聲中大聲說道:“如今,每到播種季,兩邦人都會派出勇士進行搏斗,最終會算上贏和輸的比例來判定今年各邦享用這條河河水的比例。”
說話間,橋中戰斗迅速白熱化,兩人竟異常賣力,招招不離要害,沒多久就打得頭破血流。
不久后,對面橋上派出的代表戰勝了奧里薩邦這邊橋上派出的代表,那名手持棍棒的壯漢臉上流著血,舉著手臂,英雄一樣奔跑歡呼。
而恰蒂斯加爾邦的那成千上萬的民眾見狀,如同在世界杯比賽上見證了本國獲勝的球迷一樣,發出潮水一般的歡呼聲。
歡呼聲中,那名獲勝的男子對著橋這邊的人,做出了粗鄙的手勢,嘴里大喊著什么。
而橋這頭的奧薩里邦人則一個個臉色陰沉似水,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一聲不吭。只有幾名瘦子匆匆沖進橋面上,抬著那個男人離開了橋面。
擦肩而過的時候,霍雨看著身旁那個躺在擔架全身是血的家伙,不由嘖嘖稱起道:“好家伙,打得真夠狠的。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了,這是一個同國家的人能干出來的事嗎!”
聽霍雨這么說,蘇緹娜看了看四周,合上了小本本,在她耳邊悄悄用中文說道:“恰蒂斯加爾邦里面有佛教徒,有ysl教徒,而奧里薩幫則是純粹的印度教徒邦。同時,奧里薩邦是是奧里薩族,講得是奧里薩語。而恰蒂斯加爾邦則是印度斯坦族,講印地語。這倆其實算不得一個國家呢,只是名義上是一個國家而已,套皮縫合怪呢。”
霍雨聞言心頭一凜,扭頭看著蘇緹娜,“這你都知道?”
“我來之前可是查閱過很多資料的呢,這些東西又不是什么秘密,大學的圖書館里也能看到。”蘇緹娜小聲說道。
】
“好家伙......”
霍雨心想,難怪節目播出后有人叫她百科全蘇。
橋面上,戰斗仍在繼續,輸了場子的奧里薩邦不甘心,再次派出了一員大將,一個身高一米九的大胖子。大胖子脖子上套著個輪胎,頗有些大力士的派頭,很裝逼。
然而看起來很吊的大胖子上場之后卻頗有些中看不中用,上去之后不到二十個回合就被恰蒂斯加爾邦的壯漢用棍子抽的滿地找牙。另一邊的歡呼就沒有停過,氣勢如虹勢如破竹。奧里薩邦這邊的人則非常不爽懊喪,大胖子的下場的時候甚至被本邦人吐口水羞辱。
這兩邦對壘在橋中擺擂臺的景象看著的確非常過癮,外面看熱鬧的人也是越來越多,節目組的人更是偷拍拍了個爽。然而霍雨卻漸漸有些不耐煩,這些草臺班子的打斗多少有些入不了她的法眼。
況且,她急著去孟買,不想在這里磨磨蹭蹭浪費太多時間,便問阿姆利特:“那啥,大叔,你作為警官,這種事情不應該管管嗎,咱們還得繼續前進呢。”
霍雨的話讓阿姆利特搖搖頭,他澹澹道:“我會幫你們去問一下,能過就過,不能過就等著吧。”
說著,他走到奧里薩邦這邊的幾只大象身邊,看著一只大象上的男人恭恭敬敬喚道:“本度dastur。”
一名坐在大象上的六十歲老僧侶低下頭,盯著來人看了一會兒,有些驚訝的瞪大眼睛,詫異問道:“莫漢?阿姆利特.莫漢,你來這里干什么?”
兩人雖然都是印度人,嘴里說得卻都是英文,有點咖喱味,但可以聽懂。霍雨和蘇緹娜見阿姆利特幫她們問話,便湊了過去。
“我們希望可以從這條橋上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