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喆在云海呆了有一周的時間,有幾家公立醫院對他的到來,并不是特別熱情,降低了宣傳力度和接待規格。 胡喆的幾臺手術難度不算小,但影響力欠佳,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胡喆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一個巨大的突破了。 他思來想去,選擇屬于自己的優勢領域,要做batista手術。 在慕黑大學附屬醫院,胡喆是做這個手術最多的醫生。 除了巴西之外,歐美對這個手術研究的醫生有很多,但在華國絕對屬于極為少見的。 說白了,胡喆打算用降維的方式挽回在學術研討會上失去的尊嚴。 歐陽雪拿來了三個病人的病例,輕聲介紹,“老師,這三個病人是我目前所掌握的病人,都是晚期重癥心肌病患者,其中第二名患者最為嚴重,年齡已經八十歲。” 胡喆深吸一口氣,“那就先給這個八十歲的患者進行手術。” 按照胡喆的想法,手術成功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三個病人至少能有一個能夠成功,后期專門宣傳這臺手術就可以讓自己名聲大噪。 歐陽雪臉上露出難色,“這個病人的手術切除的組織會達到356克,大幅度超標。” 胡喆眼中露出冷漠之色,“病人的年齡大了。他的家人應該知道,即使等來了合適的心臟,也沒必要做移植手術,所以才會選擇同意以志愿者的身份接受這臺手術。他如果下不了手術臺,病人家屬沒有任何損失,對他而言也是一個解脫,至于我們因為這臺手術也積攢了一個寶貴的經驗。” 歐陽雪面對胡喆的解釋,突然心臟一緊,盡管胡喆的邏輯沒錯,但她還是覺得醫生不應該帶著這種冷血的心態。 醫生應該帶著希望和決心做手術,但胡喆卻是懷著運氣成分去搏手術能夠成功。 當然,歐陽雪跟胡喆不是第一天認識,她承認胡喆的技術很好,但他的價值觀在某些方面跟醫生這份職業是背離的。 好聽點是足夠理性。 難聽點是喪失人味。 手術開始,胡喆跟病人家屬說明手術的風險,病人家屬的心情極為痛苦,因為他們知道此刻大概率是永別。 胡喆走入手術室,歐陽雪站在二助的位置。 整臺手術難度極高,經過10小時22分,才勉強結束手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