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歐洲巡診第一站設在大不列顛國的國王醫院。 國王醫院極為重視。 趙原在國內的名氣很大,但在歐洲諸多世界百強醫院的醫生眼中,屬于流星一般,一閃即逝。 醫學還是得講沉淀和底蘊的。 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 王室事先得知趙原前來,隨后致電國王醫院,要求必須以高規格標準接待,并積極配合趙原,舉辦個人巡診手術。 趙原與大不列顛國的王室有淵源。 王子攜王妃在華國參加外務工作時,王妃當時身懷六甲,疾病突發,經過趙原緊急救治,才保住了王妃和王室血脈。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王妃恢復得很不錯,在公眾面前以健康的形象露面,之前被各種揣測的陰謀論也消失。 王妃心中一直對趙原十分感激! 在那次手術之后,王妃也曾委托國王醫院向趙原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加入自家醫院,但都被趙原拒絕。 趙原的拒絕,讓國王醫院的高層頗為不屑和嫉妒,對從醫人員這是一份何等珍貴的機會。 趙原是個傲慢的家伙! 負責迎接趙原的是一個年輕的華裔女子,名叫楊叢絳,年齡在二十八歲左右,說著流利的華語,但通過秦怡和她的對話了解到,楊叢絳從小就出生在國外,她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 “趙院長,您最近直播的內容,主要以科普機器人手術為主,我通過直播觀看,給我的感觸很大。我對這方面很感興趣?!? 楊叢絳雖然沒有去過華國,但對趙原的事跡有所了解,所以每次投向趙原的目光,毫不掩飾崇拜和仰慕。 西方價值觀有慕強傾向。 秦怡、白露、張欽墨三人都看出來了,趙院長真是走到哪兒,身邊都會有飛蛾撲火的異性。 趙原淡淡一笑,鼓勵道,“機器人手術是未來醫學的趨勢。你如果感興趣,可以現在就開始接觸、學習,比別人快一步,可以占據先機?!? 楊叢絳無奈道,“我也想學,但我們所在的科室接觸不到機器人。” 趙原朝秦怡看了一眼。 秦怡極為默契,幫趙原解釋,“你可以先了解基礎。等我回國之后,發教材給你。你其實比其他人占據優勢。” 楊叢絳奇怪地望向秦怡,不解道,“什么優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