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離開雙腺科,趙原在實驗室找到郭志昌。 郭志昌如今是天華科研的主要負責人,權力不小。科研項目都得郭志昌點頭,花出去的每分錢,都得郭志昌過目。 雖然最后一關,需要趙原簽字,但一般郭志昌認可的項目,趙原不會去研究細節。 只會看風險是否可控,地主家里還有沒有余糧。 經過一段時間的突擊,郭志昌還真做出了幾個有特色的項目。 實驗室的準備工作很復雜。特別是大型科研,刷論文,準備材料,購買設備,人員分組。 幾百人的隊伍,別說做到人人心里有數,光名字記全都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但老郭是個很好的團隊核心,或許他在人情世故上欠缺了一點,但在科研的崗位,那是極為合格的,大家都對他很佩服。 自己在醫院管理或者業務上,或許能做到振臂一呼,從者無數。 但在科研上,他的掌控能力不及老郭。 趙原看了一下數據,知道這幾種藥物如果成了,將帶來巨大收益,輕聲道,“老郭,在科研經費的問題上,你不用擔心。” 郭志昌皺著眉頭,“哎呀,真怕這么多錢都扔進水里了。” 趙原笑著說,“世界上最好掙的東西就是錢。需要多少,你給我個數字,只要將這些項目做出來,我們就成為改變歷史的人了。” 走出實驗室。 趙原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質問自己為什么要裝逼。 科研是個無底洞,盡管東區醫院不斷創造利潤,但一下子多出好多項目,難免有些吃力。 回到辦公室,趙原沉思良久,選擇政府開口,尋求資金支持。 政府領導倒也配合,讓醫院對接銀行,以貸款的方式解決經費問題。 貸款的錢是要還的,趙原并不是喜歡借錢的人。 但,如果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步,貸款也得咬牙繼續往下干。 從古至今,有錢沒錢,都能學醫,但能開藥房的,絕非凡人。 別說普通人了,就是小一點的國家,想搞藥物研發,那也是自不量力的行為。 趙原讓胡麗與銀行的行長預約。 片刻功夫,胡麗面色鐵青地向趙原匯報,“趙院長,銀行那邊確定不了見面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