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網上熱議。 “真沒想到啊,趙原竟然拿到了人民英雄稱號。他才三十一歲!” “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他研發的一種治療流感的新藥恰好對病毒有良好的效果,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趙神竟然在原研藥上也有研究!他不是外科醫生嗎?怎么感覺他什么都懂。” “聽說是巧合!” 有人看到說趙原是巧合研發了新藥,立即噴了過去。 “那么發生在他身上的巧合太多了。” “你們說巧合,你們也來巧合一下啊?” “其他事情可以靠運氣,但醫學上的事情馬虎不得,必須嚴謹。巧合只是對外的宣傳而已,我覺得趙原大概率提前知道病毒來襲有所應對。” “當太多的巧合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那么他做出任何事情就都合理了。” 類似的言論引起很多人的議論! 不知道誰建立了一個話題:“如 題:“如果要追星,應該追這樣的明星。” 當然,不久之后在平臺的介入下,逐漸降溫。 趙原的流量很大,但媒體或者平臺不會拿他過度宣傳,過度宣傳意味著有炒作的嫌疑,后續可能出現黑粉和節奏粉。 不過,此事讓趙原的名氣還是有了質變。 尤其是圈外人,很多人將他和那些航天英雄放在同一個層次。 趙原有些心虛。 雖然抗病毒的新藥是自己安排胡維成搗鼓出來的。 新藥也起到了預期效果,讓國家免受損失,拯救了很多生命。 但,歸根到底,他不過是個高級的搬運工。 就像是那些歷史小說里面抄襲大文豪的主角,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但內心深處還是沒有底氣的。 想要解決沒有底氣的問題,唯一的途徑那就是修煉自我,強大內驅。 所以趙原讓胡維成帶領一批人,與天華東區醫院的重點實驗室加深合作,在病毒學領域投入更多的研究。 因為新藥在國外賺了不少,也有了足夠的研發資本,所以招兵買馬,購買設備等等,一切開展得很順利。 胡維成對趙原佩服得五體投地。 原本以為趙原是外科醫生,在研究醫療器械上有天賦。 結果趙原整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 不過,胡維成對此倒也習以為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