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創造了很多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術式,也培養了許多實力不凡的學生,在未來規劃這一塊,也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海外搭建國際醫院,在西部城市打造優秀的醫療隊伍。 而趙原的思路跟自己不一樣,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格局。 他在技術上的前瞻性讓齊鳴感到了欽佩。 在前沿技術的研究上,齊鳴一直花費很多的精力,他強調學生要注意基本功的練習,多接觸國外的最新信息,并加以挖掘。 歸根到底,齊鳴想要改變華國醫療的方式,還是以追趕和學習西方模式為主。 而,趙原致力于打破原來的標準,自建一套全新的手術體系。 就像是國內的無人機和新能源汽車一樣,趙原在手術機器人領域投入了大量 入了大量的精力,盡管無人機、新能源汽車是國外率先發明的,但國內生產商靠著自己的標準建立,突破了原來發明者的枷鎖,打造了全新的一套模式。 趙原如今便在做類似的事情。 齊鳴深吸一口氣,打開電腦,新建文檔,署名為《對國產手術機器人的探索與研究》。 作為一名院士,齊鳴有義務積極對向上級部門獻言獻策,他的想法,往往會成為華國醫療接下來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所以他關于手術機器人的報告,含金量十足,將會在三到五年內,成為華國醫療重要革新突破的方向。 …… 趙原并不知道自己的一臺手術給齊鳴帶來了許多感觸。 經過一天調整后,趙原開始籌備第二臺肺器官移植手術。 這臺手術的難度理論上比上一臺手術要難。 首先,病人只有八歲,兒童的身體解剖特征和成年人的身體解剖特征屬于兩個范疇,對主刀醫生的要求很高,對機器人系統的參數要求更為嚴格。 天睿機器人的系統里面收錄了很多關于器官移植的資料,其中也包括一些孩子,但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的情況都不一樣的,無論是骨骼肌肉還是臟器都處于成長的狀態,因而數據波動比較大。 而機器人又是靠數據作為主要依據,在這個時候跟人工移植相比,就顯得靈活性不足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