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必須要承認,技術的浪潮到來,要與時俱進,不然就會被時代所拋棄。 曹明磊的示范手術開始。 大家驚訝地發現趙原站在助手的位置上。 “曹院士竟然帶著趙原做示范手術。” “趙原還真是八爪魚啊,什么手術都想要嘗試一下。” “趙原接觸機器人手術,這在釋放信號,下一步他很有可能要鉆研這個領域。” 國產器械商的代表事先沒有得到通知,當他看到這一幕的瞬間,立即喊來助手,命令道,“等手術結束之后要立即跟趙原聯系,邀請他加入我司的專家合作計劃。” 其他參會的器械商本來就是過來走個形式,畢竟是別人的主場,但這一刻開始有所行動。 “國際峰會出現了變化,天華趙原作為一助參與曹院士的示范手術。” “什么?趙原接觸機器人手術?這是不是意味著趙原要進軍胸外機器人領域?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華國機器人器械商與趙原完成合作。” 趙原與齊鳴代表著華國胸心外科的最高水平。 齊鳴的年齡畢竟大了,因此大家都知道趙原代表著胸心外科的未來。 如今機器人手術雖然遍布很多外科,但主要是在腔鏡技術上運用。 按照臨床應用領域可將手術機器人分為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經皮穿刺手術機器人、泛血管手術機器人、經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和其他(如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共6大類。 從產品和技術發展成熟度看,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和骨科機器人相對更為成熟,市場滲透率較高,而其它領域相對空白,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倘若趙原愿意加入機器人隊伍,極有可能將之深度開發到胸外、神經外科、骨科等多外科領域。 另外,ai系統有趙原加入,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ai聽上去無所不能,但一開始并非如此,是需要接受大量訓練的。 ai對人類進行學習,再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超越人類的效果。 為什么ai在外科領域發展得沒有那么快,主要是學習資料太少了。 無人駕駛ai技術的訓練可以通過大量的交通圖片識別。 但ai在外科手術領域沒有那么多數據量可以運用。 倘若ai能有趙原這么一個頂尖的外科醫生作為學習對象,這將對ai在機器人技術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