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現在郭嘉的突襲之策,直接瓦解了漢軍在虎牢關前的所有準備,也讓黃巾軍減少十萬大軍損傷,張角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突襲打了漢軍一個措手不及,而黃巾精兵強將盡出,又有項羽親自領軍,自然沒有什么要塞是攻不下的。 而后項羽發動閃電戰,數座堅城,十余座險寨,竟在一個月內被項羽盡數拔掉,幸虧盧植反應迅速,不然虎牢關都有可能被項羽攻下。 自此,洛陽與陳留之間,只剩下虎牢關與大谷關兩道險關,當然也是最難攻取的兩座險關。 立下大功的項羽,在黃巾軍中聲望大漲,在加上其張角女婿的身份,項燕的擁護,項羽成為張角繼承人呼聲最大的人,而張角也因這次“項羽”的謀劃,心中有了些微妙的改變。 張角也是凡人,總會有一些私心,項羽要是適合的話,他自然是不會將黃巾軍交給外人的。 不過張角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不堅定,讓黃巾形成了三個派系,暗地里更是爭斗不休。 洛陽,天眷之地,坐落于河洛平原中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東南西北八關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易守難攻。 中平元年三月,黃巾起義,而后數月內,關東大半淪陷,朝野百官為之震懾。 洛陽之東,雖有虎牢天險,但黃巾也有雄兵百萬,滿朝文武都不認為僅一道雄關就能抵擋百萬雄師。 為了保衛京師的安危,漢帝劉宏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和五校尉營屯都亭,以鎮京師。 后又于洛陽周圍設置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軍政事務,警衛京都安全,而此八關分別為: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 函谷關地處洛陽以西,乃是洛陽通向西方的要塞,東指洛都,西望長安,南臨澗河,北依邙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為洛陽八關之首。 伊闕關位于洛陽之南,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兩山夾峙,伊河穿流其中,為京都南面的重要關隘,是洛陽南下,荊襄北上的必經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