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紫檀-《黃金瞳》
第(2/3)頁
“老弟,我這里怎么樣,是不是比茶室那個包廂還要有古韻啊,為了這些紫檀家具,我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啊。”
宋軍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自豪,這棟別墅他買下來時,大概花了二千多萬RMB,不過他僅僅是花在裝修上面的錢,現在就已經高達三千萬RMB了,并且絕大部分的錢,都是花在這些紫檀木上的,這都是他親自去東南亞選購來的上品大葉紫檀,這些紫檀在許多地方都已經絕跡了,宋軍可是費了不少心思,才高價從一些人手里買到的囤貨,然后又請到手藝高明的木工匠人打造出來的。
“宋哥真是大手筆啊,像您這樣的房間,想必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家了。”
莊睿的恭維倒是發自內心的,他估摸著僅是這些紫檀家具,也要值上幾百萬的,只是他不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這些物件的價值。
紫檀是一種百年長一寸的硬木,目前世界上已經極少可以看到成材的紫檀樹,一張18世紀清乾隆年間制作的中國紫檀木桌,在1994年美國索思比拍賣行的一場拍賣會上,被賣到3500多萬美元的天價,所謂的「寸檀寸金」,實不為過,其價值要遠遠超出莊睿的想象的,就算不是明清時期的老古董,價格也是昂貴無比,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起的。
紫檀其木料堅硬沉重,入水即沉,以之制作的器物不用涂漆便呈現天然的深褐色,再加上產地偏遠、極難成材,因而被歷代譽為「木中之王」,中國在明朝之前的那些朝代里,即使是貴為皇家,也僅有為數極少、用料不多的小巧棋局、畫軸、歌板、小架等。
直到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為了宣揚我天朝國威,派太監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并裝載了滿船的茶葉、絲綢等禮品,沿途贈送給所到國,等到回程的時候,由于貨物搬空,船體輕了不少,因怕經不起海上風浪,便需要有物壓艙柜。
鄭和他們發現一些國家有紫色木材非常堅實沉重,所以便令人砍伐此木來壓艙,回到國內之后,一些皇室貴族便開始用這些“壓艙木”來做家具,后來人們發現這種木料既結實堅硬,又不怕水且又防蟲,因此越來越受歡迎,之后便開始了大規模的采伐。
其實在我國的兩廣地區原來也是有紫檀木的,但是因為數量稀少,很快就被采光了,之后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采辦,據資料記載:“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產紫檀木的絕大部分都會集到中國,分儲于廣州和北京。明代采伐過量,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
而到了清代中期,乾隆也曾派人赴南洋采辦檀木,但大多數紫檀樹粗不盈握,尚未成材,只好放棄。因此,清代皇家制作家具所用的紫檀木料,都是明代皇室的存貨,后來,檀木緊缺到必須從私商中高價購買的地步,按當時不成文的規矩,無論哪級官員,只要見到紫檀木,絕不能放過,悉數買下,上交皇家織造機構,從此民間私藏的木料也被搜刮干凈,到慈禧60大壽和光緒帝大婚后,大內儲備的木料已所剩無幾,最后卻被復辟登基的袁世凱全數用光。
在清朝以前,歐美人士一直都是認為紫檀無大料,僅可做小巧器物,乃至清初西方傳教士大批來華,見到諸多紫檀大器后無不驚慕,始知紫檀精英盡在北京,于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由于交流不便,整件難以運輸,所以只買柜門、箱面等有花紋的構件,安上其它材料的木框以為裝飾,現在國外一些收藏家的手里,多有那時的一些紫檀物品。
而且紫檀家具制作起來頗為費時,想制作出格高神秀的紫檀工藝品,每件器物必須為手工制作,一件大型家具往往需要十幾名工匠花費七、八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不過像這個廳里的物件都是不算大,制作工藝也不算特別復雜。
紫檀制作技藝上有「一鑿、二刻、七打磨」之說,僅是打磨就占據了整個制作過程十分之七的時間,而打磨使用的工具也頗為奇特,先涂上蠟,再以節節草和細紗布反覆磨擦,直到擦得亮如錦緞才算大功告成。
莊睿剛進門的時候,就是以新舊來判斷這些紫檀的年代的,他卻不知道,保養的極好的明清紫檀家具,比之新打造的紫檀木,從外觀看上去也是不遑多讓的。
“哈哈哈……老弟,你這話是抬舉我了,比起紫檀大王來,我這些東西可就拿不出手了。”
宋軍聞言很是高興,不過卻是連連擺手,不敢當莊睿如此夸獎,他所說的“紫檀大王”,那可是中國紫檀博物館的館長,身價有五十多億的中國女首富陳麗樺女士,宋軍曾經有幸進入過陳麗樺收藏的紫檀倉庫,親眼見過那上千件精致無比的紫檀桌、床、案、幾,也知道僅憑自己這些物件,和陳麗樺相比卻是相差甚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双城市|
常德市|
澎湖县|
得荣县|
宾阳县|
信丰县|
高清|
儋州市|
新密市|
辛集市|
宜宾县|
方正县|
三门县|
丹凤县|
平定县|
枣阳市|
景宁|
巴彦县|
腾冲县|
新绛县|
无为县|
高密市|
普宁市|
温泉县|
伊金霍洛旗|
米泉市|
阿合奇县|
额济纳旗|
酒泉市|
霸州市|
太仆寺旗|
临海市|
松溪县|
洪江市|
雅江县|
华容县|
平遥县|
靖边县|
璧山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