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贏氏皇族雖已被屠殺殆盡,但劉邦依然害怕民間有贏氏旁支,會危及大漢的統(tǒng)治,于是大肆捕殺天下贏姓之人,無數(shù)無辜人慘遭屠戮。 我們的先祖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改換姓氏,用大秦的‘秦’作為后代的姓氏,也是告誡后人勿忘國仇家恨。 而到如今四百多年過去了,新生的贏氏早已經(jīng)在驪山扎根,并且開枝散葉,秦村數(shù)百人都是我贏氏子孫,不過贏氏秘密卻只在嫡系中流傳,我秦家一脈就是這一代贏氏的嫡系后裔。 每一代嫡系后裔的身上都肩負著興家與復國的重任,四百多年來大漢雖紛爭不斷,但根基穩(wěn)固,根本看不到復國的希望。 直到從父親這一輩開始,大漢天子一代比一代昏庸,內(nèi)耗越來越厲害,外有異族覬覦,內(nèi)有世家掌權(quán),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賊匪橫行,大小起義不斷。 大漢的動蕩讓父親看到了希望,于是只身離開秦村,十數(shù)年的奮斗,我秦家終于再一次屹立于關(guān)中大地。 父親也知道自己不是個可成大事之人,擔不起復國的重任,于是將希望全都放在后輩的身上,對我兄弟五人的教育可謂是不留余力,甚至立下讓立賢不立長的諾言,就是為了培養(yǎng)出一個擁有復國希望的繼承人。   我兄弟五人雖各有各的本領(lǐng),但父親依然沒有從我們五人中看到復國的希望,直到昊兒的出世,自古身具重瞳者,無一人平庸,父親終于看到希望,于是立我為家主。 九年前父親病危,于是在此逼我立誓,必須終身以興復大秦為目標,否則非我族類,死后不入家族祠堂。 后我秦溫成為秦家第二任家主,在父親打下的良好基礎(chǔ)之下,我代領(lǐng)秦家一步步壯大,直到現(xiàn)在成為咸陽第一家族,后來我也借老師和家族之力,步入了仕途。” 父親的話猶如一道驚雷在秦昊的耳中嗡嗡作響,震驚,實在是太震驚了,秦本姓贏,而且還是嬴政的贏,打死秦昊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是秦始皇的后人啊。 雖然后世對秦始皇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暴君,但是秦昊對秦始皇卻是發(fā)自骨子里的崇拜,這是一個真正的皇者,王道霸道并存,后世無一人可比。 復國倒是與系統(tǒng)任務(wù)不沖突,反正以后我也是要去爭霸天下的,罷了,既然這一世是秦始皇的后裔,那么就讓我再造一個大秦帝國吧。這個秦山爺爺真不簡單啊,不但看到了漢室的覆滅,而且培養(yǎng)兒子以后去造反,還把家族建在秦舊都咸陽,膽大不過決心也大呀。秦昊心中暗暗想到。 秦恭聞言一臉震驚的同時也總算明白,為什么當初父親明明說要將家主之位傳給自己,但后來卻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大哥。那是因為兄弟五人都不是那塊料,自己雖然有這個野心,卻沒有那個能力,但是秦昊不一樣,天生重瞳的秦昊,生而不凡,只有他才有希望在未來亂世,帶領(lǐng)秦家搏出一個光明的未來,重立大秦帝國。 除了秦昊和秦恭外,其他三人也是一臉的震驚與復雜,任誰得知自己居然是前朝“余孽”,注定要對抗一個龐大帝國的時候,不復雜才怪呢。 秦溫沒有理會眾人復雜的心情,而是起身走到秦恭的面前說道:“父親當年對我說,為了復國,任何代價都可以付出,為此當年父親更是親手將五弟給,給……三弟,現(xiàn)在到你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秦恭聞言頓時愣住了,反應過來的時候,秦溫已經(jīng)拔出腰間長劍,直接刺穿了秦恭的左肩。 秦龍秦天兩人見父親遇險,立馬想要過來營救,可是奈何身無寸鐵,被背后秦政連刺數(shù)劍,倒在地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