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于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雞化雄。 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于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后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歸田里。 后張讓、趙忠、封谞、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民怨有何而來?就是由此而來。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奸臣,昏君等人。 就昏君而言,到劉宏這,漢室已經連續出了好幾位了,所做之事是一個比一個離譜。奸臣自然是十長侍了,至于妖孽?就只能說是天災人禍了! 出一個昏君但也算了,可連著出幾個,而且一個比一個夸張,這算怎么回事?所以百姓自然會對漢室失望了。 再加上沉重的賦稅、世家的欺凌、官場的黑暗等等數座大山,基本平民真的是活不下去了,所以自然就對漢室絕望了。 在平民百姓眼中,現在的大漢已經和四百年前的大秦沒什么區別了,都是殘暴的代名詞,不過不一樣的是,秦之殘暴他們沒有感受過,但漢之殘暴他們是親身體驗的。 而黃巾“反暴漢,殺昏君,斬奸宦,誅妖邪”的口號為什么這也深入人心? 那是因為人家喊的都是事實,沒有一點冤枉漢室啊。 人民對國家徹底絕望后自然會站起來反抗,而種種不利與漢室的言論,在太平教的有意宣傳下,所達到的簡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而黃巾能壯大至此,和輿論戰的勝利是分不開的。 原史中的黃巾起義漢室只是下令各地自行募兵死守,并且允許豪強募私下兵協助,然后只派出皇甫嵩等三將,領精兵分三路鎮壓,僅用時一年不到就徹底鎮壓的黃巾軍。 但這一世的黃巾起義規模遠超從前,人才更是空前鼎盛,所以漢室不但沒有輕松平叛,反而還有被打爆的趨勢,不得已之下自然要向調邊軍。 至于戰局到底糜爛到什么地步呢?秦昊收到的戰報上有著明確的記載: 3月1日,太平教于八州之地,分三十六路起兵,當天立下28城。 3月15日,豫州陳國全國淪陷,梁國半國淪陷。 3月21日,兗州濟陰郡全郡淪陷。 3月29日,青州樂安郡全郡淪陷。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