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593章:衛王楊爽,隋藏之盟 負責出使隋國的闞澤,在抵達隋都之后,得到了楊廣的親自迎接。 楊廣自然是不想來的,畢竟大秦已經打了他的臉,但架不住手下群臣相勸啊。 大秦向武威增兵,卻又派遣使者出使隋國,明顯就是在告訴隋國,別緊張,我的目標不是你,但你要是不識好歹,那接下來可就不好說了。 大秦的威脅,任何勢力都不敢無視。 元帝忽必烈就心存僥幸,結果被大秦按在地上摩擦,現在連腸子都快悔青了。 隋國的實力還不如元國,面對大秦的威脅,楊廣自然也是憤怒不已,但跟多的還是無力,畢竟國家勢力太弱,面對大秦實在是硬氣不起來。 另外,數月前涼州大戰的損失,隋國都還沒恢復過來呢,極限擴軍又把家底子都掏了出來,在新兵成軍之前又哪里敢和大秦叫板啊。 所以,哪怕楊廣心中再怎么不滿,但在麾下群臣的理智相勸下,也只能強忍著心中的憋屈,親自迎接秦使闞澤入城。 闞澤倒是沒有以勢壓人,而是就事論事的向楊廣陳明了利害,也算是給了好面子的楊廣一個臺階下。 當天楊廣就召集隋國文武,以及楊家眾人,商議該如何回應闞澤。 說起這楊家,作為天下最頂級的世家大族,楊家自然也有雨主干和枝干之分。 李世民所滅的是楊家宗家,而楊堅這一脈分家獨立在外,幸運的躲過了一劫,如今反而成了楊家宗家。 得知楊家慘遭李唐滅門,只剩下楊戩兄妹一家三口人還活著之時,隋國的楊家子弟都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那叫個慶幸啊。 慶幸當初選擇了楊廣,而是不是李世民,雖說其實也有不少人是被楊廣逼的,但若是他們沒跟楊廣一起走的話,他們就也會在楊家滅族人員當中。 當初楊廣和李世民爭奪關中霸權,正是最需要家族幫助的時候,可楊家卻吃里扒外,幫李世民這個外人對付自家人。 最終,楊廣落失而出走涼州,而楊家總夾卻反而李唐給滅族了,也算是因果報應、自作自受了。 如今除了楊戩、楊嬋、楊沉香三人之外,楊家子弟大多都在隋國,也算是和隋國徹底綁定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從隋國立足涼州至今,經歷了一系列的大戰,楊家子弟也犧牲不少,如今嫡系血脈也不多了。 除了楊廣和楊素之外,也就只有:楊整、楊嵩、楊爽、楊整、楊俊、楊秀、楊諒等寥寥數人罷了。 此七人都是青銅百召隋唐時期隱藏任務,前四人是楊堅的兄弟,后三人則是楊堅的兒子,其中當數楊整和楊爽的能力最為出眾。 尤其是衛王楊爽,年僅十九歲就掛帥封王,三次以行軍元帥身份率軍出征突厥,并且兩度大破突厥。 隋朝其實和突厥爆發過三場大戰,第一次隋突戰爭,最終以隋朝的戰敗而結束,隋朝也被迫像前朝一樣繼續向突厥稱臣納貢。 但僅僅只過了一年,隋朝就決定停止納貢,突厥也因此發動了第二次隋突戰爭,并且還是四路并進,使隋朝也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 可就是在第二次隋突戰爭中,楊堅卻大膽啟用才剛滿二十歲,卻久經沙場、天賦異稟的五弟楊爽,令其統帥二十萬隋軍對陣四十萬突厥軍。 這一戰隋朝和突厥都拼勁了全力,戰爭初期突厥仗著人數占盡了優勢,但楊爽卻不慌不忙、穩扎穩打,最終于白道之戰中大破突厥沙缽略可汗,重創四十萬突厥軍,也挽救了隋朝這個年輕的皇朝。 楊爽絕對是隋初那個時代天賦最高,也是最為頂尖的名將之一,但可惜的是他和霍去病一樣,年紀輕輕就病逝了。 霍去病死時二十三歲,而楊爽二十五歲因病去逝,實在天妒英才,令人惋惜不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