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591章:威逼諸國,二戰陽平(上) 對于劉裕的邀請,中原三國之中,只有明國表示會遣使前往蜀中觀禮。 至于魏、宋、吳、元、清、金六國,后四國都一斤直接拒絕了,而前兩國則還處于猶豫當中。 元蒙剛被大秦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頓,忽必烈實在是不敢在調薪大秦了,因為代價是他無法承受的,萬一在來個第三次出塞的話,那可就真的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滿清內斗依舊也還在繼續,金清兩國在東北打的不可開交。 清國想讓大秦加大支持力度,金國則希望大秦不要拉偏架,都有求于大秦,自然不可能派人去參加劉裕的登基儀式。 吳國不但是大秦的盟友,雙方還聯姻了,兩國之間利益捆綁的很緊。 另外,孫權繼位的時間也還短,尚未徹底收權,自然不可能拋棄大秦這個鐵盟,去討好死敵吳國的鐵盟蜀國。 劉裕其實也知道,吳、元、清、金四國不會被他拉攏,所以他從攻略的目標,打一開始就是魏宋兩國。 大秦出塞大勝后的擴軍行為,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意圖,接下來挨刀的不是中原三國,就是西涼隋國。 以大秦這次擴軍的規模來看,下一刀大概率會砍向中原,逼近對付區區隋國那需要擴充這么多軍隊呀。 魏吳兩國不可能甘愿的被大秦吞并,自然做出了很多應對措施,和大秦之間的關系也急轉直下,秦魏宋三國聯盟也及及可危。 劉裕也覺得這是個打好機會,若是這次能撬動大秦的墻角,把魏宋兩國拉攏到蜀漢陣營的話,那抗秦聯盟可就不是之前的草臺班子了。 劉裕一直都想將除大秦之外,天下所有的勢力都聚攏過來,組建一個抗秦聯盟,阻止大秦統一天下。 大秦實在是太強大,單打獨斗根本沒有勝算,唯有各打勢力聯手方能與其抗衡。 這個道理劉裕等,諸國君王也懂,但奈何大秦的外交政策實在是太高明了。 大秦用商貿讓利,以及殖民嬴洲,等等舉措,對魏宋吳三國實施利益捆綁。 靠扶持阿骨打和冒頓,來分裂元清兩國,讓兩國持續不斷的內耗…… 在這個的外交政策之下,各國雖依舊對大秦忌憚不已,但也漸漸的離不開大秦,畢竟得到的好處也是實打實的,根本無法團結起來一致抗秦。 之前劉裕根本找不到任何,能夠離間大秦與其盟友的機會,但如今大秦卻主動給了他這個機會來了, 所以,哪怕不久前丞相蘇秦出使兩國之時,魏王和宋王都一點面子都不給,曹操更是堪稱羞辱般的拒絕蘇秦入境。 可劉裕還是決定用自己的熱臉去貼魏宋兩國的冷屁股。 因為這是唯一能夠對抗大秦的辦法。 對于蜀國再次拉攏,魏宋兩國自然都很心動,畢竟在不尋求新盟友的話,等大秦打過來,他們真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啊。 中原地區一馬平川,易攻難守,而大秦有對中原呈三面包夾之勢,魏宋明三國在地勢上太吃虧了。 若是能和蜀漢聯手,等到大秦出兵中原之時,蜀楚兩國若是能出兵的策應的話,起碼能牽制大秦三四十萬兵力。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沒錯,可真到了面領決斷的時候,魏宋兩國的大多數高層,卻都拒絕遣使前往蜀中觀禮。 宋國,壽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