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奴隸出身的木黎華最懂得奉承之道,聽到鐵木真所言后立馬站了出來,表忠心的同時又拍了鐵木真的馬屁! 鐵木真聞言頓時大笑著吼道:“攻破雁門關,生擒秦良玉!” “攻破雁門關,生擒秦良玉!”匈奴數萬將士一起大喊起來。 …… 隨著鐵木真的一聲令下,木黎華立馬率領一千騎兵紛紛翻身上馬,將道路讓開,讓后面的攻城部隊推著高大的井闌,笨重的攻城車,還有云梯等攻城器械從他們的面前經過。 井闌有著和城墻一樣的高度,上面站著弓箭手,用來掩護攻城時爬城墻的部隊,與城內的敵軍對射,可以算作是一種移動的箭樓。 而沖城車則是一根巨大的梗木,被一個簡易的機關控制在木車上,用以破城門之用。 之前匈奴的攻城模式基本是在云梯攻城的同時,再以弓箭壓制,是沒有井闌沖城車這種攻城利器的。 自從鐵木真來了之后,立馬仿造漢人制作出了簡陋的井闌還有沖城車。 匈奴制作的井闌雖簡陋,但也可以將弓箭射進雁門關,所以給雁門關守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 沖城車更是簡陋,只是十幾個士兵扛著巨木撞擊城門,雁門關的城門是用精鐵打造,這樣的撞擊基本沒什么作用。 三千匈奴騎兵下馬舉著盾牌沖在最前面,又有五百人扛著云梯的緊隨其后,三千五百人的梯隊迅速駛過,后面則是數百人推著的高大而又笨重的井闌、攻城車,朝著雁門關一步一步的逼近。 在匈奴力士的一起推動下,井闌、攻城車有一次開始一步步的逼近城墻,一千名持著盾牌的步卒在雁門軍箭矢的壓制之下,勉強沖到了城墻邊,將城上射出來的箭矢全部遮擋在外。 雁門守軍見此立馬改變了策略,用弓箭射向那些還在沖鋒的步卒,而另外的一些守城兵則從城墻上拋下許多大石頭,將城墻邊的匈奴盾牌兵砸死不少。 而匈奴的云梯剛架了上去,隨即被雁門軍給推倒,或者用石頭給砸的稀巴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