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帳汗國是當初的蒙古帝國分裂而成的,所以其主體本身就是由游牧民族構成的國家,可以說在絕大部分的生活習慣上還是延續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 這薩萊,雖然是一國之都城,但其整體是和瓦剌的忽蘭忽失溫差不多的,城外分布著很多零零散散的建筑群以及小部落。 其實每個民族,不管是走到了什么樣的高度,絕大部分都會固守自己的傳統。 比如說蒙古帝國,雖然曾經占據了大半個歐亞大陸,但耕種這種事情他們還是會讓漢人去做,同時也不會丟掉自己的老本行。 再比如大明吧,永樂年間就滅了韃靼,將韃靼舊地劃歸到了自己的統治疆域之內,但實際上大明對那片草原的利用率非常的低。 除了用于養馬之外,草原對大明幾乎是沒有別的用處的,而且還不敢走遠了,因為走遠了就可能會被瓦剌的人糾纏。 金帳汗國也是一樣。 占據著東歐的大片平坦草原,游牧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但就是這個習慣,給了錢勇機會。 透過望遠鏡,看著薩拉周邊慢慢燃起的火焰,錢勇握著望遠鏡的手越來越用力。 “傳令下去,牛角陣,結陣接應!” 望遠鏡始終被錢勇放在眼前不曾拿下,而口中則是盡量以最穩定的語氣下達著命令。 牛角陣,其實是源自于蒙元騎兵的一種戰陣,這種戰陣以四個點為主,呈現出一個“y”字形。 兩端在前,一端在后。 這其實是一種不顧結果的沖擊陣型,目的就是為了攪亂敵人的陣型,如果是人數和戰斗力相當的兩軍對壘,這種牛角陣沖完了基本上就是等死了。 說白了,其實就是不計后果的為友軍撕開一個口子,提供一個進攻的方向。 不過現在錢勇是為了迎接那些視死如歸的世子護衛,牛角陣就是一種不會沖鋒的陣型,以前面的兩點接應,接到人后迅速變陣,能夠快速撤離。 錢勇還沒有自大到敢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國王都的地步。 金帳汗國就算是再怎么不如大明,薩萊也是他們的國都,而且之前因為錢勇帶隊進駐阿斯特拉罕,薩萊的氣氛就高度緊張,緊急調集了大批兵力守衛王都。 如果沒有一個妥善的應對策略,那他就不必想著跑路了,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敵人包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