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世間萬般人-《我,大明殺神》
第(1/3)頁
在還未暖熱的洪熙年號下,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著這兩年發生的事情,尤其是皇家的事情更是讓人樂此不疲。
有擔憂的,有看熱鬧的,也有無所謂的。
但不管怎么樣,朱高燧謀逆一事,再怎么說也是引起極大影響的,可和遺詔一事相比,那就相形見絀了。
和一開始的朱高燧一樣,所有人都不明白如今的皇帝朱瞻基為什么會這么做。
然而,隨著一封詔令,所有人的疑惑都解開了,同時也將他們帶入了更深的疑惑之中。
趙王朱高燧,勾結太宗皇帝宦官黃儼,私藏遺詔,企圖伺機以此為契機,裹挾吳王一脈起兵造反。
然,幸得先皇英明,覺察趙王之不軌,改封其封地至沈陽府,方杜絕了其裹挾吳王,以遺詔為要挾逼反之舉。
現,趙王起兵謀逆,實為倒行逆施之舉,奪其爵,廢為庶人,發配奴兒干都司兀的河衛。
這道詔令,不僅讓百姓感到震驚,就連朝中上下的官員貴族聽了都感覺心驚膽戰的。
黃儼,的確是太宗皇帝時期的宦官,而且還很得太宗皇帝的信任,曾先后兩次任司禮監太監。
司禮監,和明朝中后期掌握極大權力的司禮監不同,現在的司禮監其實就是掌管宮廷禮儀、命婦朝賀等事情的。
但是,他們有一項工作很重要,而且也在這次所謂的遺詔事件中被人們所重視。
紀事奏御。
所謂紀事奏御,其實就是記錄一些重要事情,傳遞奏折文書等職責,而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嚴禁太監讀書的,所以他們負責這樣的事情也不需要擔心什么。
想到這里,所有人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事情的“真實”經過。
太宗皇帝臨終前定下遺詔,卻被和趙王勾結的宦官黃儼所攔下,意圖憑著這封“吳王靖難”的遺詔,裹挾吳王一脈起兵謀逆。
但是事情敗露,被先皇洪熙皇帝察覺,這才將自己親弟弟的封地由漳州府改為沈陽府這個極寒之地。
趙王見事情敗露,自知遲早會被清算,就趁著此次洪熙皇帝駕崩,起兵謀逆。
事情發展到這里,所有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么個經過,這才導致事情有了這樣的發展。
但明白了歸明白了,人們還是對朱瞻基的決定感到……顫栗。
趙王謀逆,奪其爵、廢為庶人這些沒什么,這可以說是皇室宗親謀逆失敗之后要經歷的固定流程了,但流放兀的河衛這一條實在是有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车致|
东乌|
彰化市|
常山县|
渑池县|
九江县|
淮北市|
图片|
阿拉善左旗|
武安市|
花莲市|
陆良县|
兴业县|
舒城县|
远安县|
海盐县|
巨鹿县|
洪雅县|
明溪县|
安塞县|
抚远县|
富民县|
左贡县|
陇川县|
繁峙县|
饶阳县|
黑龙江省|
酒泉市|
广宗县|
临江市|
阳新县|
沾益县|
齐齐哈尔市|
惠州市|
英吉沙县|
开封市|
田林县|
德州市|
奉节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