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瞻壑今天的行為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反常了,但李彬又猜不到朱瞻壑反常的原因,所以就將其歸類到了這方面。 “什么想法?”朱瞻壑很是愜意地癱在了椅子上,很是隨意地問道。 “末將看您今天興致很高,所以覺得……” 作為武將的李彬頭腦沒有文官那么復雜,但他現在也看出來是自己猜錯了,當下便尷尬地撓著頭回道。 “那您接下來打算怎么做?是繼續(xù)推進?還是說讓將士們休整一下?” “先派一些人把那些愿意去礦上做工的倭民給護送到石見去,然后讓將士們借此機會休整三天吧。” “對了,傳令給王景弘,讓他帶著神機營去若狹轉兩圈去!” “是!”李彬心下振奮,當即領命離開。 若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如果從那里登陸,用不了多遠就能抵達倭國第一大湖琵琶湖,而琵琶湖下面就是倭國的都城,平安京。 所以說,如果若狹沿岸出現了明軍的蹤跡,那倭國肯定會緊張起來的。 不過,朱瞻壑這邊越是高興,就有人越是郁悶。 石見銀山。 鄭亨和陳懋正百無聊賴地看著礦工們滿臉都是干勁兒的幫著大明挖礦。 他們之前還不懂這些倭民為什么幫大明干活還這么有干勁兒,在知道了朱瞻壑的計劃后就了然了,同時心里也更敬佩朱瞻壑了。 這征討倭國到現在,明軍雖然損失了三萬多,但換來了幾倍甚至是十倍于損失量的勞工,而且還都是青壯。 如果是不計后果的話,不只是用青壯的話,這個數量還會更多。 “你說,他們如果知道自己是中了計,還會這么努力嗎?”鄭亨很是無聊,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礦工們給陳懋丟去了一個問題。 “伱覺得難說?但我覺得應該還是會。”陳懋打了個哈欠。 “世子殿下用的是陽謀,讓他們明知道是用命換好生活,但他們也不得不跳進去,因為他們以前的大封建主對他們更差。” “再說了,這些人以前奮斗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讓家人們過上現在的生活,現在可以說是做一年工就能讓家人享受一年,這不是很劃得來嗎?” “這才是他們有干勁兒的主要原因吧?” “嗯,這么說也是……”鄭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想想以前那些倭寇劫掠我大明海疆,我突然還覺得挺解氣的,可能這也就是為什么安遠侯在來到倭國之后會死心塌地的聽世子殿下的命令吧。” “這還用說?”陳懋朝著鄭亨扔了一個白眼。 “咱們都還算是好的,但安遠侯統帥神機營,早年更是帶兵追擊倭寇直至青洲海面,大勝而歸。” “他是見過被倭寇劫掠過的大明百姓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沒見過的都會為之憤慨,更別說是他了。” “不過啊……” “鄭亨!陳懋何在!?” 就在鄭亨和陳懋還在百無聊賴地聊著天的時候,一道聲音的響起讓他倆瞬間打了個激靈。 轉頭一看,譚忠領著一大堆人正朝這里走來。 “新寧伯,是世子殿下那邊有什么吩咐嗎?”鄭亨和陳懋滿臉笑容的迎了上去。 武將陣營一直都算是比較和諧的,最起碼不像文官陣營那樣在算計武將的同時還在算計自己人。 不過即便如此,武將陣營也是有上下分級的。 譚忠是新寧伯,只是個伯爵,而鄭亨和陳懋一個是武安侯,一個是寧陽侯,是兩個侯爵。 一直以來,武將之間的關系雖然都還算是不錯,但像這種侯爵對伯爵迎著笑臉的情況來說還是極為少見的。 “武安侯和寧陽侯客氣了,我就是個跑腿的。”面對鄭亨兩人的笑容,譚忠雖然很是受用,但卻并沒有飄上天。 “世子殿下攻破因幡,處理了因幡當地的大封建主和權貴武士,然后募集了一批倭民來礦上,您二位接收一下。” “又有倭民了?還是因幡的?”鄭亨二人一臉呆滯。 要知道,因幡距離石見可是很遠的,中間隔了出云和伯耆兩個倭封國,雖然面積大小上和石見封國是一樣的,但那是因為石見封國本來就大的緣故。 現在跨越兩個封國過來送人,實在是有些難以想象。 “他們都是自愿的?”鄭亨和陳懋看著后面不遠處嘰嘰喳喳的倭民,有些不敢相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