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二哥,你是真行啊……” “不過,你確定你能行嗎?” “如果沒有瞻壑的話,而且現在的瞻壑怕是……” …… 倭國,伯耆。 隨著氣溫慢慢的回暖,朱瞻壑的推動速度卻慢了下來,不是因為他不想快,也不是因為將士們士氣不足,而是因為不得已而為之。 他此前把石見的貴族和武士階層給屠戮一空,石見的大封建主也自然是沒了,這石見銀山在其他倭國大封建主的眼中就成了一塊無主的肥肉。 什么?明軍? 別逗了!他們能永遠駐扎在這里嗎?跨國和跨海作戰的消耗有多大,怕是現階段全世界都沒有比他們倭國更清楚的了。 畢竟,朝鮮和大明的倭患都是他們一手搞得。 所以,那些大封建主就打算集合起來,以集體的力量去沖擊明軍,讓明軍知難而退,他們再瓜分石見銀山。 但沒想到,他們錯誤的將他們做倭寇時期大明的戰斗力給代入進去了。 他們劫掠大明海疆的時候都是奇襲,趁著大明的備倭軍沒有反應過來,搶完就走,但現在呢? 明軍將士夜夜枕戈待旦,一旦有戰爭,他們就能夠以可以說是人類最快反應的速度投入戰場。 這就是宍道湖旁京觀的由來了。 但這些并非朱瞻壑的本意,因為他現在想的是盡可能的壓榨倭民的價值。 在石見,他讓倭民當礦工,給大明開采銀礦;在最早登陸的肥前、肥后和豊前這些地方他則是讓倭民種地,然后“無意間”失去對這些地方的控制權。 然后,大隈、日向、肥后等地的大封建主就會反擊,在占據那些明軍“失去”的地方后,他們就會征兵、征糧。 再然后,明軍殺個回馬槍,殺掉權貴和武士階層,將倭軍的補給和武器裝備作為繳獲拿走,“解放”倭民。 這是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計劃,這才是朱瞻壑的目的,而宍道湖的那座京觀顯然是不符合這個計劃的。 “世子殿下!”就在朱瞻壑正想著解決辦法的時候,朱凌的聲音傳了進來,只是言語之間透露著滿滿的焦急。 “世子殿下!漢王殿下的信!” “嗯?”朱瞻壑皺了一下眉頭,然后很快就放松開了。 接過信,朱瞻壑打開看了兩眼,然后就給丟到一邊了。 沒啥東西,就是自家老爹給他說了一下云南的近況,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種子收獲了,其次就是暹羅有點兒不安分了。 當初朱瞻壑把陳季擴押送應天之前,特意把他的孫子放走了,本來朱瞻壑都覺得那個小孩子活不了,畢竟孤身一人,又是在那種地方。 但是沒想到,這孩子不知道怎么跑到暹羅去了。 暹羅倒是沒什么大動作,但接收陳季擴的孫子這一點就已經足以讓沐晟引起警惕了,不過奈何朱瞻壑不在云南,他就只能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高煦,由朱高煦傳給朱瞻壑。 朱瞻壑提筆,很快就寫下了兩封信,交給了朱凌。 “這封送家里去,這封送給應天。” “應天?”朱凌呆了一下,然后用不確定的語氣問道。 “世子殿下,您說的應天是指……” “送到皇爺爺手里,或者大伯那里也行。”朱瞻壑頭也不抬地說道。 “不用太在意,讓人看了也無所謂。” “是!”得到了確定的答復,朱凌應聲離開。 “呼……”朱瞻壑長出一口氣。 “朱平!進來!” “世子殿下!” “之前那個懂漢話的倭人呢?讓他去找些倭民,給他們錢,讓他們去因幡、美作等地去幫我們買一些東西。” “啊?”朱平呆住了。 “啊什么啊?讓你去你就去!” “是!” 朱瞻壑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最近他發現自己這兩個護衛的話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倒也是,自己最近的行為也是越來越出人意料了。 不過也沒辦法,現在的他殺是殺爽了,自東征倭國開始到現在,他名下新增的亡魂沒有五十萬也有四十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