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血銀(二合一)-《我,大明殺神》
第(1/3)頁
其實,石見,尤其是石見大田,朱瞻壑覺得還挺難打的。
畢竟是一座銀礦,倭國不可能不重視,所以朱瞻壑在這里遇到的阻力其實是最大的,當初在瞻海城和土淵城遭受的阻力都沒有這么大。
不過,朱瞻壑只用了三天就拿下了這里,而且沒用用強攻的辦法。
他派人四處散播消息,把明軍不收賦稅的消息給傳了出去,石見礦山里的礦工就自己反了。
事后,朱瞻壑也的確履行了諾言,明軍在倭國打下來的所有地方都不收取賦稅,但前提是每個村莊每個月都派出一定數額的青壯去做礦工。
而且,礦工也不是白干的,所有礦工都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會發給你一定的糧食。
對于朱瞻壑來說這些都是無所謂的,因為那些糧食也是他從沿途搶來的,只不過不是從百姓那里搶的,而是從貴族、官員和武士階層的家里搶來的。
至于那些權貴階層的人……
本來朱瞻壑已經打算今年過年就在倭島上過了,因為今年在他看來是很重要的一年,石見銀山得穩住,這里每年百萬兩白銀的產量誰看了不眼紅?
要知道,永樂年間,大明體量最大也最常用的貨幣可不是金銀,而是永樂通寶,也就是銅錢。
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錢,相當于后世1600多圓子(網絡數據),那一百萬兩呢?
別看電視劇里說大明整年稅收有七千多萬兩,那真的是純屬扯淡。
終明一朝,稅收幾乎都是以實物稅為主的,而且就在海外白銀大量涌入,白銀價格大跌的萬歷年間,一兩白銀也是可以二百多斤大米的。
這還是白銀價格大跌之后的。
在這之前的永樂年間,白銀其實很稀少,永樂初期,大明全年的稅收折算大概也就是一千到一千五百萬兩左右。
一座銀山,一年產出百萬兩白銀,這個數字看似很少,但實際上已經能頂得上大明一年十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稅收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不計后果的開采,石見銀山也最少還能開采一百多甚至是兩百年。
這種重要的東西,朱瞻壑怎么可能不重視?
不過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朱瞻壑不得不動身返回大明。
比起錢勇三人回到大明的時間,朱瞻壑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一個多月了,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得回去。
這也就導致了他這個年不是在倭島過的,也不是在云南過的,而是應天。
應天府,長安街。
朱瞻壑騎著馬,身后跟著長長的車隊,長安街上人滿為患,但都聚集在街邊和街口處,看著那個他們快兩年沒見的少年。
騎在馬上的朱瞻壑一身鎧甲,雖然因為這個年齡段身體發育很快的原因導致鎧甲有些小了,但并不妨礙人們對他報以崇敬的目光。
自永樂八年到現在,這個少年歷經四載干戈,無不大獲全勝,為大明打下了大片的疆域不說,還讓敵人失去了反抗的信心。
百姓們崇敬的,就是這種人。
不過,朱瞻壑并沒有任何停留的意思,很快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但后面的車隊卻拖得很長,很長。
奉天大殿。
雖然天空飄著雪花,天氣也有些冷,但這絲毫不能讓人們的熱情少半分。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想。
“世子殿下。”
進入皇宮,不得騎馬駕車,不得攜帶刀兵,所以朱瞻壑在抵達承天門的時候習慣性地下馬,解刀,但卻被城門守衛給攔住了。
“陛下吩咐過,這次,您不用。”
“嗯?”朱瞻壑微微一愣,然后就轉頭看向了城門內的方向。
只不過,雖然端門和午門都大開,但因為奉天門的阻隔,朱瞻壑并不能看到奉天大殿外的場景。
這,是老爺子在示好吧?
朱瞻壑朝著城門守衛微微點頭,然后翻身上馬。
城門開啟的聲音讓人心底發顫,承天門這個平日里基本上無人通行的大門在永樂十二年迎來了首次通行的人。
車隊進入承天門,一路穿越端午門、午門,繞開奉天門(奉天門不是門,是宮殿!是上朝的地方!),自左側武樓進入了奉天大殿外的丹墀(chi)。
丹墀,就是宮殿前方的廣場。
丹陛之下,朱瞻壑坐在馬背上,昂首挺胸。
他有這個資格不下馬,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有。
朱凌和朱平翻身下馬,站于馬身左側,身后七十六輛馬車緩緩地順序排好。
此刻,就連奉天大殿的丹墀也顯得有些擁擠。
很快,朱棣率領著文武百官出現在了丹陛之上、奉天大殿門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吉首市|
湟源县|
安阳县|
渑池县|
宣化县|
湟中县|
乡城县|
桂阳县|
舟曲县|
靖安县|
且末县|
子洲县|
兴城市|
余江县|
嘉禾县|
鱼台县|
乌恰县|
北辰区|
唐山市|
尼玛县|
游戏|
酒泉市|
蓝山县|
长乐市|
北安市|
高安市|
神池县|
卓尼县|
庆云县|
灵寿县|
德保县|
洛宁县|
巴彦淖尔市|
临沭县|
伊通|
临沂市|
乌什县|
平凉市|
揭阳市|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