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火幼年時在山上度過。 林木蓊郁,枝葉葳蕤,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斑點點在林間小徑上。 在這里,時間是一條平緩的溪流,慢慢流淌。 老樹守護著道館,斑駁的墻壁是歲月的痕跡。 空山鳥鳴,黃狗趴在道觀門口曬太陽。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歲月悠閑,沒有城市的嘈雜。 白火雖然白發灰眸,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 但是,他并非那種冷眼看世界,不介入人世間因果的人。 經常有村民來道觀里上香祈福。 致虛散人不在道觀的時候,就由白火來接待那些香客。 白火性情溫和,容貌出眾,一來二去,上香的人比致虛散人在的時候還要多。 致虛散人經常感慨,長江后浪推前浪。 白火則是謙虛的表示,自己無論是心境還是道法,都遠遠不及師傅。 致虛散人表面上像是一位邋遢大叔,但他占卜很靈,表面上樂呵呵的,內心其實是悲觀的宿命論者。 他只想在猴神山安享晚年。 好友托孤,他不能讓白火出任何事情,所以,他希望白火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永遠留在猴神山中。 而白火一直有一顆濟世救人的心。 身居山林,心在世間。 曾有一名衣著華麗的婦人,進觀中上香。 她說,她原本是山中的一位普通村姑,在村內定了娃娃親,但后來,她拒了那門親事,離開大山嫁入城中。 城中的丈夫是位商人,兩人感情一般,丈夫給她足夠的金錢,卻沒有陪伴。 在回家探親的時候,她看見當年定娃娃親的那名男人正在陪伴妻子,一家人雖然清貧,但是和和睦睦,讓她心生羨慕。 她放不下過去,又不太滿意現在,一來二去,憂思過度。 為排解心中煩悶,前來上香。 致虛散人問她:“你愛你現在的丈夫嗎?” 那婦人嘆了口氣說道:“結婚多年,早就沒有愛,現在剩下的只是親情,可他常年在外經商,我連基本的陪伴都沒有?!? 那時,白火正在旁邊整理經書,他停下手里的工作,對那婦人說:“你可以和你現在的丈夫離婚。” “那不行,他沒有過錯。” 白火又說:“你可以讓你的丈夫放棄在外的工作,回家陪你。” 婦人再次搖頭:“那也不行,我們身上還背著貸款?!? “你可以再找其他男人陪伴你?!? 婦人立刻漲紅了臉,有些慍怒:“不可以,那樣不道德。你是道士,怎么可以說這種話。” “你為何生氣?吾只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卑谆鹂粗敲麐D人,“你不愿意舍棄穩定,也不愿意舍棄財富,更不愿意舍棄名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