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太太裹著小腳,因為重心不穩,走路的時候,身體擺起夸張的幅度,宛如鐘擺。 她身上穿著破舊暗沉的花棉襖,腳上的繡花鞋卻是新布,艷紅的色彩刺目。 沈司年遞上請柬和紅包,試圖套近乎,老太太嘿嘿一笑,也不接,只是讓他們跟著自己。 車子已經無法再往上開,只能停在村門口的石碑附近。 村門口有個枝繁葉茂的大槐樹,樹下是低矮的土地廟,半人高度的屋舍,門洞兩側貼著白底黑字的對聯,上聯是廟小神通大,下聯是天高日月長。 在農村里,有個土地神廟不足為奇。 村里人以地為生,供奉土地公公,以祈求地潤萬物,五谷豐登。 但蘇青魚路過神廟的時候,借著月光,她發現神廟里面供奉著的是五個泥塑。 這讓她感到奇怪。 按道理來說,土地廟里只應有一尊泥塑,那就是土地公公。 怎么會有五個泥塑呢? 蘇青魚和沈司年并肩行走,沈司年想拉蘇青魚的手,而蘇青魚先發制人,扯著他的袖子,以避免太多肢體接觸。 沈司年的注意力一直在那個提著紅燈籠帶路的老奶奶身上,系統冰冷的聲音提醒他,那個老奶奶不是人類。 公羊村仿佛被時間和外界遺忘,三面環山,只有一個出口可以離開。 村門口的那些土坯房里,偶爾還能看見幾戶人家亮著燈。 凡是亮燈的人家,門口都會養著一條大黑狗。 那些黑狗毛色黯淡,骨瘦如柴,沒有什么精神的趴在門口的草墊上。 山外是更高的山,村子附近的山林,在夜晚時分,常有迷霧彌漫。 提著燈籠的老奶奶幽幽地告誡他們,在天黑之后,無人帶領的情況下,千萬不要隨便上山。 最近有一些年輕人,在夜里上山打柴,結果消失無蹤,家里人白天上去尋找,只找到那些年輕人的鞋子。 蘇青魚不禁心生戒備,她瞥了一眼沈司年,發現他也在警惕的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村門口的路尚且算是平坦,老奶奶走路的步伐比較慢。 村子的主體部分建在山頂,越往里走,道路越是彎彎曲曲,角度也更加陡峭。 而奇怪的是,那個老奶奶雖然腳只有三寸,上山的路卻走得飛快,動作敏捷,不像是年老體衰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