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發膏的盒子很精致,一看就不是蘭青城的東西,裝發膏的盒子里也沒有字條,喬林夕也不知道是誰送的,拆開后也沒扔,而是放回了屋里。 她感覺有什么事被她忘記了,也沒去細想。 一切都進入正軌后,喬林夕感覺自己又閑了下來。 一店這里她準備了一把搖椅,沒事的時候她會躺在這里閉目養神,她感覺她提前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今天也不例外,天這么冷,她依舊躺在椅子上搖晃著,旁邊放了一盆燃得很旺的炭火。 搖著搖著,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找點事做,就站起來去打鐵鋪子看看她的火鍋爐子做得如何了。 說來也是巧,喬林夕剛到打鐵鋪,那鐵匠剛做出一個模型出來,正往里面舔炭火呢。 喬林夕的圖紙上的爐子是那種留了通風口和加炭的地方。 “喬老板來了?你快來看看這爐子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種?” 雖然有圖紙,可鐵匠也是研究了好久,做了好多實驗才做出來這個。 喬林夕看了看,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讓鐵匠試一試。 鐵匠加了炭,又給鍋里添了水,就等著看看能不能把水燒熱。 等了好久,水只是冒一點熱氣,鐵匠皺著眉頭說到:“太高了些。” 說完,鐵匠又重新去改造了,喬林夕就這么站在旁邊看著他把原來的鍋給卸開,把放炭火的那個位置用特制的鋼鋸鋸出去一些,又把鍋放上去試溫度。就這么反復調試,直到到了一個合適自己高度,鐵匠才定下心來。 這時代沒有電焊,像喬林夕這種鍋,需要做一個模型出來,在把鐵水倒進去一次成型。 之前那個模型肯定不能用了,得重新做模型。 喬林夕看著鐵匠做個火鍋都那么費勁,也就改變主意了,讓他把爐子和鍋分開,這樣就簡單多了。 從打鐵鋪出來,喬林夕還是去了二分店,那里店比較大,吃飯的人比一店多。喬林夕覺得閑著也是閑著,就過去幫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