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也只有布魯斯凱麗能想出這么奇特的治療方法,也只有張明遠那個臭不要臉的能豁得出去了,果然,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這話不假。 “都是人才啊。” 嘆息一句,給布魯斯凱麗回了一個“剛把得”的圖片后,秦世明又過了一遍消息,沒什么重要的事兒,便盤算著往公司趕去。 昨晚雖然把錢多多臭罵一頓,但這事一直在秦世明的腦子里,其實,錢多多的設想是完全沒問題的,也是符合大多數普通人購車理念。 一輛普通家用小車,十萬元左右,幾乎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屬于重大家庭開支,重要的家庭配置購入。 且車又是消耗品,從店里開出來的一瞬間就貶值了,如果可靠性穩定性不夠,豈不是毀得腸子都青了? 而但凡開車的人都知道,車上很多配置其實沒太大的用,舉個簡單例子,早先倒車雷達是沒有影像的,只有聲音,那就不開車了嗎? 一樣! 發展到如今,倒車雷達發展到激光雷達,倒車影像發展為三百六十度全景,更有個別車子,更是五百四十度攝像,連底盤都拍攝,怕過一些溝溝坎坎底盤過不去。 其實老司機都知道,路面能不能過,限寬門能不能過,只需要掃一眼心里就明白了,用得著那么復雜嗎? 萬一攝像頭失靈,或者損壞又不能及時維修,是不是就不開車了? 高科技改變生活,高科技也能讓人變得懶惰,甚至技能退化。 普通人買車還是要考慮可靠性、穩定性以及經濟性。 經濟性很容易理解,比如一輛十萬塊的家用車,一年行駛一萬公里,保養一次卻要一兩千,這就很操蛋。 換個輪胎,要七八百就很離譜。 至于底盤,變速箱,發動機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國產與合資、進口豪車的確有差距,可別忘記了,普通人開車根本感覺不出來。 又忒么不是專業賽車手,高速時速一般也就一百三十四十就頂天了,有必要斤斤計較嗎? “得跟思琪好好聊聊,低端市場不能放棄,還得繼續研發,繼續努力。” 昨天跟董思琪、路長鳴玩游戲,車機芯片系統一事根本沒提,今天必須抓緊給辦了,省得錢胖子總在關鍵沖鋒階段來騷擾電話,忒要命! 磨磨唧唧到了公司,秦世明還沒來得及去食堂用餐,李雪卻領著一名中年男子來了。 “秦大哥,這位周先生找你,說要跟你談一筆生意。” “唔,好,去給周先生倒一杯好茶。” 秦世明抬頭掃了一眼眼前的中年男子,眉頭皺了一下,不過又很快松開,示意男人自己找地方坐,等李雪送來茶水離開后,秦世明這才開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