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剛才跟俞老爺子交手,其實是最后一道治療步驟,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叫做一炁通三焦!” 蘇原倒也沒對王延亭隱瞞,而是對他這樣說道。 “一炁通三焦?” 王延亭聞言一愣,嘀咕道:“三焦我知道,但是這一炁是什么意思呢?” 三焦,為人體的六腑之一,分為上、中、下三焦。 三焦亦是中醫學藏象學說一個獨有的專有名詞,這個區域的位置可不小,按照上焦、中焦和下焦劃分,橫膈以上人體內臟為上焦,包含心、肺;橫膈下列至臍人體內臟為中焦,包含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下列人體內臟為下焦,包含腎、腸子、結腸、膀光。 正因為三焦所屬的區域之大,在中醫學之中,也被稱為“孤府”。 中醫典籍有云:“三焦者,確定有一腑,蓋五臟六腑以外,驅殼以內,囊括諸臟,一腔之大腑也” 而三焦的實際功能,幾乎囊括了五臟六腑的功能總體。 其中“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上焦如霧”:上焦好像有云霧,云霧是帶有些濕潤,但又不是特別濕。 “中焦如漚”:漚就是很多食物腐爛冒泡的樣子。想象一下,胃里面有很多東西漚爛了,胃像一口鍋,鍋要把食物蒸化就不能有太多水,所以,它怕濕。 “下焦如瀆”:瀆是五岳四瀆的瀆。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五岳是五座最大的山;四瀆是江、河、淮、濟四條最大的水。說下焦如瀆就是說下焦像江河一樣,是排泄的地方,最多水,同時也管排泄。 無論是上焦、中焦、還是下焦,都在講水,因此三焦和水道有關。 王延亭是中醫大家,自然對人體的三焦頗為熟悉。 “這一炁,說的是玄門的真炁!” 蘇原解釋了一下,繼續說道:“真炁也叫先天一炁,跟武者的丹田真氣差不多,能夠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疏通周天?!? 說到這里,蘇原見到王延亭似懂非懂的樣子,于是便再度解釋道:“按照玄門的說法,人體的每條經絡是一個整體的環形軌道,也叫做周天,氣血按照周天的運行規律正常運轉,就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人的一切病痛,就是在這條環形軌道上出了問題,在循環當中產生了堵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