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宣德郎,您所言的這套體系整改,可有具體的稱謂嗎?”蕭云海強壓心頭的驚意,看向風淡云輕的楚凌說道。 “這真是太玄妙了,看似初期需投入大量錢糧,可是在這套體系運轉下,將各類鍛造工藝進行拆解,即便是不精通鍛造的白丁,只需熟悉某一環節的工藝,以熟能生巧之策,便可迅速成長起來。” “這簡直是太好了?!? “倘若這套體系能夠成形,逐步推行到地方去,那涉及武備、冶煉、農需等領域,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繼而推動一些行業的發展啊。” “楚某將這套體系命為流水作業法,而其中涉及到調配可叫統籌管理法?!? 楚凌微微一笑道:“蕭長史說的沒錯,這一整套體系若是能成形,對于國朝治下的行業發展,的確是有著種種好處的?!? “不過在沒有儲備相應人才前,楚某并不建議將這套體系,推行到地方有司去,畢竟體系再怎樣完善,可與之相對應的制度沒有跟進,極可能會叫某些人鉆空子?!? “最直觀的一點,即每月要領取的月錢,如果還按過去那種形式發放,短期內或許看不出來,可時間久了,干得多與干得少,所領月錢是一樣的話,就會打消某些人的積極性,到時一切都回到原點了?!? 是個大才啊。 蕭云海聽到這里,心里生出感慨,看向楚凌的眼神都變了。 楚凌說的沒錯,這世上沒有一項制度是完美的,倘若不能與時俱進的話,適合某一時期的制度,不代表就適合后續時期,唯有因勢做出調整和改變,解決面臨的問題和隱患,那才是好的制度。 “楚卿,依著你之想,就這一項該如何改進呢?” 皇甫鉉笑笑,看向楚凌詢問道。 “明確按勞分酬,定下一個標準,完成每日產額是必須的,而超額的部分,則根據所定標準,發放對應的賞錢?!? 楚凌想了想,用皇甫鉉他們能聽懂的話解釋道:“此外還要確定工匠品階,類似于朝中的官階,就像手藝精湛的工匠,除了每月固定領取的月錢,還要額外發放一筆。 或許這部分開支多了些,但卻能培養更多優秀工匠,同時提高某一工坊的產量,將成本均攤下來的話,朝廷其實賺的更多。” “哈哈……” 皇甫鉉撫掌大笑起來,楚凌講的這些,過去在風朝從沒有過,不過皇甫鉉卻能聽懂其中精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