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不知此次的文斗,會有幾首詩詞能張布出來,以供我等一睹之,本少爺挺好奇的。” “誰知道呢,別抱太大希望,那幾位的眼界是出了名的高。” “真是沒想到啊,榮柱國府竟然能將‘四怪’請來,我可聽說忘憂湖詩會籌辦之初,所設畫舫不止七家。” “竟有此等事情?李兄,來詳細講講。” “這你們就不知了吧,忘憂湖詩會籌辦之初,國子監(jiān)也要參加的,不過卻是有一前提……” 在殿內(nèi)的露臺一帶,聚集著眾多群體,或兩三為伴,或小股舉著,落單的很少,他們穿著不凡,或綾羅所制,或錦衣賜服,樣式繁多,舉手投足間的氣勢很足,這些皆是來赴宴的顯貴子弟。 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公子,您說文斗即將開始,不是所有人都要參加嗎?” 從翠雅閣下來,瞧見眼前一幕的項彥年,緊隨在楚凌身旁,好奇的抬頭詢問,“為何來殿內(nèi)的人,都是年輕人呢?沒瞧見其他人過來。” “這你就不懂了。” 楚凌面露笑意,輕拍項彥年的肩膀,“今夜在此所設宴席名為文宴,實為招婿,即便是文斗開場,那些有頭有臉者多數(shù)是不會親赴的,譴自家子弟親赴最合適,有些規(guī)矩一切盡在不言中。” “真是好復雜啊。” 項彥年眨巴著眼睛說道。 復雜?或許吧。 楚凌笑而不語。 諸如此等場合的規(guī)矩就是這樣,出身不同,自幼經(jīng)歷的事情就會不同,所謂底蘊,所謂人脈,所謂關系,就是在這等名利場上,通過一次次的交流、謀算、置換,逐步趁勢奠定起來的。 寒門子弟想要實現(xiàn)逆襲,憑借一己之力追趕現(xiàn)實差距,多數(shù)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唯有極少數(shù)能得命運加持,方有那一線希望。 當然也只是有希望罷了。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老祖宗傳承下的智慧,無論在何時都不過時。 “兩位公子請稍等。” 在楚凌一行準備進場時,一名健仆上前阻攔,抬手一禮道:“即將開始的文斗,隨行奴仆不可進。” 楚凌眉頭微蹙起來。 “我們是一起的。” 蘇十三瞧出楚凌的不悅,上前道:“沒有你說的奴仆。” “可是~” 那健仆略生驚詫,目光看向項彥年,瞧出項彥年露出的膽怯。 “還有事情嗎?” 楚凌風淡云輕道:“這是我的弟弟,想要進場可有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