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瞻埈想要招募勛貴子弟從軍的消息很快在南京城里傳開,各家勛貴子弟都收到了消息。 對于各家勛貴本身來說,他們是不怎么在意子弟從軍這件事的。 畢竟誰家還沒點門路了?往日里不這么做不過是不希望被皇帝認為他們以權謀私,又或者是要在軍中廣布親信罷了。 真要安排的話,每家勛貴多少都還是有點門路的。 只是他們必須考慮自家那些非嫡出的子嗣,以及非本家的親戚,還有各家舊部的后代什么的。 這人數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即便是找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也未必能安排這么多人。 明朝的軍制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軍戶一旦被選定了,那除非你逃戶從此成為黑戶,否則就世世代代都得吃這碗飯了。 勛貴家的子弟可以走恩賞和蔭庇的路子,繼承祖上的世職,又或者被朝廷封賞一個官職,大抵是不用從最底層的大頭兵或者下級軍官干起的。 但這也就是嫡子能享受到的待遇,像是庶出的子侄,亦或是分家親戚,是享受不到朝廷封賞或者世襲蔭庇的。 這部分就得靠勛貴本家的關系來安排了。 可通常來說,勛貴本家除非是要安插什么人,否則也不會輕易動用自己手上的權力或者關系去把人安排進軍中, 而且尤其重要的一點是,想要把人安排進軍中,也要那人本身有一定的能力,是個有出息或者有能力的,那種實在廢物的左右不過是多吃一份祿米的家伙勛貴本家也懶得安排,除非是實在捱不過人情。 然而朱瞻埈這次募兵卻不同,首先他是募兵,不是朝廷勾取軍戶,這從身份上就有著本質的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