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一會,接到通知的各級官員,陸陸續續進了宮…… 李瓔珞已經在心中盤算,以往被百官欺瞞,這次在平安縣終于找到實證。 一定要將這國之大蠹揪出來,到時候看她怎么收拾這個家伙。 “不急,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李瓔珞心有定計,成竹在胸。 按照慣例,她首先會去上書房,見幾位上書房大臣。 上書房,是皇帝的御書房改建而成,皇帝親政前齊國所有政令,幾乎都是出自這里。 李瓔珞的工作除了統率全軍,就是主持上書房。 實際上,上書房平時攏共只有七個人。 除了李瓔珞還有三公(太保、太尉、太師),丞相魏不同,兵馬大元帥兼兵部尚書李旭,吏部尚書秦懷玉。 六位閣老一進門,就看著攝政女王,在親自查看各府縣民生情況,不由面面而視。 今天,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六位閣老能走到今天,都是老于人情世故之人,他們立即察覺到了不同。 因為以前攝政王在上書房,幾乎從來不坐著,今天竟然大馬金刀,坐在主位上…… 他們知道攝政王出門這近三個月,必然是有所收獲,所以一個個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各自低頭看腳面,誰都不愿意觸這個霉頭。 攝政王高居正座主位,三公則立在左側,丞相,吏部尚書和李旭站立在右側。 這是排資論輩,同樣也是當今齊國朝廷的勢力劃分。 左側三公代表的是老派勢力,三公德高望重,朝野之中一呼百應。 右側是李瓔珞的新興勢力,原本只有兵部尚書李旭,后來多出丞相魏不同和吏部尚書秦懷玉 “予此次探察民情,有勞幾位閣老殫精竭慮,為陛下分憂,予這廂有禮了!” 嘴上說有禮,可李瓔珞的眼睛一直盯著手中的邸報,更沒有起身施禮的打算。 “予”是她在正式場合特有的自稱,區別皇帝的“朕”和諸王的“孤”。 屋內六人心中忐忑,急忙抱拳躬身:“我等分內之事,不敢受攝政王之禮。” “說說吧,予離京期間,上書房一共發了幾道疏,催予回京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