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臣說,鄉親們快活不下去了。” 胡國庸吸了吸鼻子,繼續說道:“這兩年鳳陽老家也遭了災,鄉親們也吃不飽啊。 為了興建中都,他們咬著牙上,這也就算了,興建家鄉,這也是全體鄉親的意愿。 可壞就壞在,他們興建自己的家鄉,卻還要自己帶糧帶銀子。 等銀子用了,糧食吃了,卻不給他們口糧,這叫人如何活?” 鳳陽前有江,后有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 有長江淮河兩道天險,而且水路交通非常便利。 可這兩年大澇,這兩條河就成了禍患。 “咱不是已經免了鄉親三年的賦稅和糧稅了?還有,征發力夫,怎么會不發口糧?” “的確是免了賦稅,可鄉親的地都被淹了,洪水褪去后,多數人的房子都塌了。 就算沒塌,家也不成家了。 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了大水之中。”胡國庸泣不成聲,“那是咱們的鄉親啊!” 朱遠章額頭青筋暴起,“把李善仁給咱叫來,他之前跟咱可不是這么說的!” 李善仁只是說鳳陽有災,賑濟可定。 他免去了鳳陽的賦稅,還撥了銀兩和糧食,一直以來他都以為鳳陽雖有災,可應該控制住了。 現在看,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 “你繼續說!”朱遠章攥著拳頭道。 “陛下,您修建應天皇宮,一切都以樸素堅壯實用為主,而中都制作之華美精良,堪稱千年之最。 可這份殊榮,卻沒能給老鄉帶來好處,征發的力夫沒時間修整家園,吃不飽穿不暖,生無長物,這不是逼著他們去送死嗎?”胡國庸跪地道:“請陛下即可停止中都的修建,給鄉親們喘息的余地!” 劉基心想,這胡國庸當真厲害,這一刀子直接劈在了朱遠章的心窩子里。 老朱是有家鄉情懷的人,要不然也不會把鳳陽當做中都。 淮西集團那些人,跟老朱的想法差不多,所以老朱提起這件事,直接一拍即合。 為此老朱還臨時成立了一個部門,行工部。 而李善仁,就是中都的主監造官,其次還有:薛洋(前工部尚書,現任資政大夫),中山侯湯鼎,江陰侯吳浪等。 都是淮西高級官員。 要知道,老朱非常節儉,衣服是補了又補,但是修建中都,極盡華貴。 對鳳陽更是多次照拂,現在聽到胡國庸的話,還不氣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