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84章 奏書大法-《帝國吃相》


    第(2/3)頁

    可以說科學院目前就是整個大秦最為令人羨慕嫉妒的地方。

    它既是一個隸屬于少府的署衙,又是一個龐大的企業,大秦如今生產生活方方面面都能看到科學院的身影,小到馬蹄鐵玻璃鏡子,大到水泥鋼鐵和水泥馬路,都是科學院研發出來的,而且隨著大秦的蓬勃發展,科學院的研究越發新奇多樣,附屬實驗工廠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壯大,大大小小的工廠有十多個,各種研發人員和工作人員超過三萬余人,如今占據了整個咸陽東門長度約十里的河岸,密密麻麻到處都是廠房和倉庫。

    除開規模大之外,科學院這些工廠賺錢的速度也堪稱一流,光是自行車和三輪車,在三省六部的官員和平民百姓看來完全就和搶錢差不多,用日進斗金都無法形容。

    賺錢多自然令人眼紅,但科學院賺的錢既不納稅也不交公,全部都內部消化了。

    雖然科學院各種研發耗費大量的資金,科學院其實也沒多少余糧,但在外人看來可不是這樣。

    世人從來只見小偷吃肉,看不見小偷挨打。

    因此許多人都對科學院明里暗里極度和不滿,甚至是非議,認為少府每年投資這么多錢,浪費這么多錢財糧食在科學院,但賺的錢都內部私分了。

    這種說法并不隱晦,實際上很多人當著科學院官吏工匠的面都說。但只有科學院內部人員才知道,工資待遇的確不錯,但尼瑪也一天天累的像狗一樣,私分錢財這種事更不可能,有些研究甚至還要自己掏錢才能支持下去。

    面對外界的猜測和非議,面對科學院臃腫不堪的體積,陳旭這次也終于決定拿科學院開刀,徹底完成產研分離的改制,將亂七八糟的操心事都丟給朝廷去管,以后科學院要研究,直接伸手向朝廷要錢,有了財政署和工部官員的監督審計,他們自然也就知道科學院到底掙不掙錢有沒有私分財產了。

    對于陳旭改組科學院的奏書,意見并不統一,始皇帝和少府官員認為目前科學院發展很好,一切都由陳旭自己說了算,沒人監督干預是最好的現狀,但三省六部還是有許多官員認可陳旭的說法,科學院太大太亂,的確需要改制,這些以財政署和工部戶部為主,至于吏部刑部兵部的官員,基本不開口,即便是開口,他們說了也不算。

    朝堂一陣吵吵嚷嚷之后,始皇帝最后還是在陳旭的堅持下同意這份改制奏書,但強調無論是少府還是工部戶部,以后對于科學院的發展和投入只能加大,不能減少。

    作為不偏不倚的帝王,始皇帝自然能夠看得出來科學院無與倫比的重要性,任何一項研究成果,都足以改變大秦的現狀,光是鋼鐵水泥織機這三項,就堪稱劃時代的研究發明。

    第三份奏書,陳旭提請成立科學院下屬的技工學校,面向全國郡縣招收頭腦靈活的年輕人,每個郡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招生名額,開始為大秦培養正規而全面的職業技術工人。

    第四份奏書,陳旭提請成立農業科學院,將農學院改制為農業大學。

    農學院成立七八年,對于各種農具的改良農作物的栽培和畜牧養殖等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編著整理了大量的農科書籍,也培養了大量的農業技術人才,這些年對于大秦的農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過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各種農作物和牲畜的雜交改良以及病蟲防治等工作越來越復雜深入,農學院已經不能勝任,需要有更加專業的機構來專門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農科院的組建,將在土壤環境河流胡泊良種雜交病蟲害防治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及動植物保護方面做更多的基礎和深入研究。

    隨著大秦的穩定,人口不斷增多,對于生活物資的需求不斷增大,人類向大自然索取的力度也會不斷增加,像后世圍湖造田草原墾荒濫砍濫伐等活動導致森林草場湖泊退化,環境破壞無法恢復的后果,需要提前預防。

    眼下還郁郁蔥蔥森林密布的黃土高原,其實就是從秦漢時期人類活動加劇開始大規模開始退化的,兩千多年時間,便變成了不毛之地,而眼下水草茂盛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同樣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大規模消失退化的。

    科學發展,保護環境,陳旭既然知道歷史,絕對不想讓中華再走一遍先破壞在治理的老路。

    從現在開始,西北諸地的許多森林和草場,要圈起來保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卫辉市| 兴仁县| 嵩明县| 陆河县| 宁德市| 通道| 麟游县| 绵竹市| 龙江县| 师宗县| 呼图壁县| 资阳市| 新乡县| 松潘县| 甘肃省| 临沂市| 萝北县| 峡江县| 桐梓县| 宜兴市| 富阳市| 南丰县| 阳新县| 米易县| 青州市| 昌乐县| 赣州市| 包头市| 霍邱县| 兖州市| 洪湖市| 甘肃省| 灵宝市| 浠水县| 苏州市| 星座| 台北县| 顺平县| 镇安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