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皮蛋和咸蛋-《帝國吃相》
第(2/3)頁
因此他主要的飲食發明都還是局限在一些家常菜肴和常見小吃,比如包子饅頭水餃面條燒烤臭豆腐干煸魚蝦香辣田螺春卷驢肉火燒肉夾饃等食物,然后就是根據大秦民眾早已熟悉的各種腌菜咸菜做一些改進,比如泡菜和醬菜等等。
這些年,隨著茶樹籽油和芝麻香油的出現,還有就是生活地位的提高和各種蔬菜的引進和培育,大秦民間的飲食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是窮的鹽都吃不起,但這種窘況在民間都已經大大改善,大秦地域廣闊但人口稀少,東南西北皆都有鹽出產,特別是海鹽,雖然質量不好,但所有的鹽加起來足夠保證大秦民眾的生活供應,而且自征服匈奴和月氏之后,陸續有許多鹽湖和鹽礦發現,月氏人和匈奴人與大秦商業來往交易,鹽就是其中僅次于牛羊馬匹和羊毛皮貨的第三大支柱產業,大大補充了大秦的食鹽需求。
其實中國鹽最多的是青海,不過眼下的青海還是一片蠻荒,只有少數羌人部落游牧其中,加上高原和昆侖山脈的阻擋崎嶇難行,無論是采集和運輸都太困難了,沒有人愿意去冒險而已。
而所有的腌菜泡菜醬菜最核心的調料就是鹽。
如今陳旭家有吃不完的鹽,而且都是從巴蜀運送來專供皇家的井鹽,是完全純正的食鹽,幾乎不含有任何雜質。
有足夠好的鹽,有各種新鮮的菜蔬,有芝麻香油,有蔥椒蒜姜芥,有八角茴香桂皮豆蔻紫蘇等香料,除開辣椒之外,陳旭所知的后世所有制作各種菜品的調料幾乎一應俱全,因此這些年,陳旭也陸陸續續指導府上的廚師和廚工制作出來各種口味獨特的泡菜、醬菜、酸菜和咸菜等腌制的菜品,而這些開胃的各種風味小吃也在清河酒店搭配出售漸漸傳開,而且陳旭每制作出來一種新的菜品都會寫下詳細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登載于大秦都市報的美食版,同時也會安排府上的廚師教會宮中的御廚。
始皇帝也是凡夫俗子,吃喝拉撒與常人無異,而且在陳旭沒出現以前,大冬天照樣吃不到可口的青菜,甚至是吃不到一口炒菜,宮中的御廚做菜的手段永遠都只有兩種,一種是炙烤,一種是煮熟后就醬。
而且原來的醬陳旭也見過,豆醬稱為豉,一般不佐菜,是和蔥姜蒜芥一樣用來調味的,還有一種肉和麥面加鹽和酒混合發酵之后的東西才叫醬,用來蘸著吃,味道那個陳旭不想提,有一股臭味,但大秦人則稱之為鮮。
不過隨著陳旭對于大秦飲食深化改革這么多年,別人家的不太清楚,至少他清河侯府的飲食基本上和后世沒啥區別了,甚至吃的更加干凈衛生,所有的食材都是綠色天然不加防腐劑的有機食品。
但不管怎么說,有吃不完的新鮮菜品,陳旭對于腌制菜的需求并不太強烈,每日吃上一點兒調劑胃口,絕對不會吃很多,特別是家中幾個老婆這些年接連懷孕生子,腌菜咸菜就吃的更少了,倒是府上的下人比較喜歡這些方便簡單的重口味食物,因此管家在外面專供仆從的食堂安排制作二十多缸各種風格的醬菜腌菜給家仆食用,內院廚房的這些醬腌菜都是專供內院陳旭等主人階層食用的,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制作都要更加干凈衛生。
上次制作撲克的時候水輕柔很奇怪陳旭為何把q叫皮蛋,于是詢問皮蛋是什么,陳旭這才想起來,這么多年,他還有一樣中華文明飲食傳承中堪稱逆天的偉大食物沒有發明出來,那就是皮蛋。
皮蛋在后世的爭論和分歧相當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错那县|
蒙阴县|
尼勒克县|
平顶山市|
台南县|
酒泉市|
象州县|
孙吴县|
万荣县|
旬阳县|
聂荣县|
铜陵市|
陇川县|
洞头县|
红桥区|
神农架林区|
衡南县|
棋牌|
瓮安县|
客服|
肇州县|
临城县|
乐昌市|
阿图什市|
灵川县|
读书|
孟津县|
云安县|
永川市|
靖州|
嘉义市|
交城县|
望奎县|
万荣县|
黎城县|
景宁|
泗水县|
渑池县|
潜山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