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奪關-《帝國吃相》
第(1/3)頁
……
天色雖然黃昏,但皚皚白雪籠罩的雁門關依舊比較亮堂。
作為曾經抵抗匈奴的邊境關隘,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關的雁門關依山而建,形成一座巍巍雄關,高聳的城墻隨著山勢起伏蜿蜒,一座座烽火臺聳立在最高的山嶺之上,十丈高的關隘如同一座閘門一般坐落在峽谷之中,死死扼住了中原通往塞外草原的通道。
昔日趙武靈王為了強盛進行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和婁煩,建云中、雁門、代郡,筑雄關防御草原游牧民族的襲擾,后李牧奉命鎮守雁門防御匈奴,導致匈奴始終無法突破雁門關而不得侵犯中原,再后來,李牧率領大軍兵出雁門關,大破匈奴十余萬騎,導致匈奴數十年不敢南犯,讓趙國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良機,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而在數年前,蒙恬同樣指揮大秦精銳馬卒兵分四路出關,雁門就是其一,一戰而定匈奴,至此將關外草原也納入大秦版圖,如今劃入代國,昔日匈奴所占之地,皆都成為了大秦諸侯,中原從此再無匈奴禍患。
如今的雁門關,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軍事價值,西北三十萬大軍裁撤只剩下六萬,由武城侯王離執掌,六萬兵馬分散駐扎于昔日燕趙邊境的各長城關隘,而北軍大營就設置在雁門關外的婁煩縣。
此時的雁門關高聳的城墻之下,皚皚白雪之中,無數憤怒的民眾手持刀槍棍棒聚集在關口附近對著城墻上呼嘯吶喊,要求關守懲治殺人兇手,人數已經達到萬余,而且遠處還不斷有人陸續匯聚而來。
而城關的城墻上下,關守陸榮,關都尉趙豹正帶領守關的兩千余將卒弓弩張開嚴陣以待,兩邊的長城之上也有無數民夫正在兵卒的呵斥之下來回奔跑搬運弓箭和武器。
而看著城墻之下咆哮呼喊的憤怒民眾,陸榮和趙豹皆都臉皮扭曲,他們從未想到因為當初小小的一件事,竟然導致趙地民眾爆發了如今如此大的暴亂。
雁門關作為抵御外族入侵的關隘,設計的就是對外不對內的防御措施,高墻箭垛和雁字型城墻皆都是迎著草原的方向,而內城除開一座軍營之外,就是堆積大量軍械和糧草的倉庫,如果此時這數萬憤怒的民眾沖入軍營之中,將軍械糧草奪去,則后果不敢設想,在這個全民皆兵的年代,數萬拿到大秦制式軍械的民眾瞬間就會成為一支武裝大軍,然后憑借區區守關的兩千將士,絕對無法抵抗。
而一旦這些人占領了雁門關,哪怕是武城侯明日率領戍邊的大軍趕到,也會被阻攔在雁門關外。
那樣雁門關將第一次成為了防御國內大軍的城關。
天色越來越暗,城關上下都是熊熊燃燒的火把,火光染透方圓十余里的區域,而更遠處還能隱隱見到數十里外廣武縣城的火光和吵鬧的聲音。
守城的兵將心驚膽戰,而聚眾圍堵而來的民眾也越來越逼近軍營,甚至城樓上的兵將都能看見火光照耀下那一張張憤怒咆哮的面孔。
“王離縱兵為匪,壞李牧將軍祠廟,諸位隨我沖進軍營搶奪軍械,明日與王離決一死戰,勢必要出這口惡氣為將軍報仇!”匪民之中,為首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漢舉起手中一桿鐵槍怒吼。
“沖進去,明日與王離決一死戰,為李牧將軍報仇!”大漢身邊,幾個同樣身體高壯的男子各自舉起手中的武器咆哮。
“殺殺,為將軍報仇雪恥!”上萬民眾揮舞著手中的刀槍棍棒怒吼。
“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武宁县|
出国|
奉化市|
河东区|
筠连县|
左云县|
稻城县|
宜都市|
尚义县|
井研县|
铁岭市|
贡觉县|
承德市|
虹口区|
沅陵县|
莫力|
靖宇县|
博野县|
桐城市|
青阳县|
洛阳市|
万盛区|
玛曲县|
车险|
航空|
尼木县|
峨边|
鄂伦春自治旗|
中宁县|
砚山县|
凤凰县|
德州市|
扎兰屯市|
永兴县|
文登市|
恩施市|
澎湖县|
靖西县|
上栗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