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38章 姓氏合流-《帝國吃相》


    第(3/3)頁

    這兩道奏書雖然無關痛癢,但在朝堂之上還是掀起了一股很熱烈的討論,姓氏合流其實從春秋至大秦都一直在不斷進行,特別是在春秋時期分封的諸侯國越來越多,以封地為氏早已成為習慣,至于姓只是區分祖先和血統的因素,在民間早已不通用了,加上大秦滅掉六國之后貴族地位喪失殆盡,就連大秦如今的貴族基本上都是從了六國投奔而來的客卿,因此稱氏而不稱姓已經是習慣,因此這個提案很快就被皇帝通過,要求三省六部官員將姓氏合流的方案以諭令的方式通傳全國,至于不再區分貴賤所有成年男女都必須有姓有名的事皇帝和滿朝文武也并沒有在意,因為這件事眼下已經幾乎到了水到渠成之勢,推廣開來的確會讓身份變的更加清晰。

    但在推廣楷體字上,朝堂之上再次爭吵不休,自從李斯等人改良小篆推廣書同文到現在先后加起來也才不過十多年時間,一直推廣的并不十分順利,各地的讀書人在書寫的時候還有前六國的文字存在,統一的小篆大部分都是官方文書,不過隨著大秦都市報的大規模發行,眼下小篆已經推廣的比較迅速,但眼下小篆剛剛被天下人接受,陳旭又要推廣另一種方方正正與小篆筆畫結構完全不同的文字,這讓許多官員不理解,特別是支持李斯的官員,這明顯是陳旭在借機會不斷抹殺李斯的功勞,以此不斷削弱李斯在朝堂的存在感。

    任何事情無論好或者不好,一旦上升到政治斗爭層面,必然就會變味。

    即便是三省六部的重臣和皇帝都傳看了楷體字對照表,陳旭也盡力解釋,但這件事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阻力,就連蒙毅和馮去疾這次都沒有站出來幫陳旭說話,其他官員頂帖的很少,平日一群看見陳旭提案無論對錯都要支持的大夫和博士都很沉默,畢竟突然要從剛剛熟悉的小篆改成寫這些方方正正的方塊字還是心有抵觸,不是不行,而是看起來非常怪異,認為不美觀,而且寫起來也不順手。

    看見自己推廣楷體字的過程并不順利,陳旭只好退而求其次,再次上奏請求在報紙上先行刊登楷體字偏旁部首對照表和刊登一些楷體字的文章,看看民間對于楷體字的反應,若是民間無法接受和推廣,則這道提案就放棄。

    秦始皇在稍微的猶豫之后點頭答應。

    楷體字的事情秦始皇很早就知道,陳旭的許多奏書都是用不篆不楷的字體寫的,楷體字帶著一種隸書的風格,但更加簡單,橫平豎直雖然和篆書結構完全不一樣,但和隸書接近,而隸書實際上在民間和官方與小篆幾乎是同存的狀態,官方文書之外的記錄大部分都是半篆半隸的字體,辨認并不困難。

    幾天之后,大秦都市報的新刊上,半個版面用表格形式登載了楷體字、篆體和隸書的偏旁對照表,而且還用楷體字刊登了一首詩歌。

    而這個看似并不起眼的內容立刻在咸陽的百家方士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許多人通過偏旁部首對照表很容易就能辨認出楷體字,感覺這種方方正正的新字體要比彎彎繞繞的小篆看起來要簡單明了的多,而且書寫起來也方便許多,因此有興趣的人開始學習書寫,而在報館和文學院中,陳旭也要求所有的官吏文書人員都開始學習用楷體字書寫。

    字體的演變必然是一個從復雜到簡單的過程,小篆還是太過于復雜了,不適合普通民眾學習和普及推廣使用,只要報館和文學院的數千上萬百家門徒開始使用,很容易就能快速全國推廣開來,或許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整版的大秦都市報都可以采用楷體字,到那時來自于朝堂的阻力不攻自破,畢竟楷體并沒有脫離文字書寫的基本結構,最多是把彎曲的筆畫改成了橫平豎直而已。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湟源县| 安福县| 龙游县| 都安| 萍乡市| 卓尼县| 丹凤县| 永济市| 忻州市| 尼勒克县| 乌拉特后旗| 永新县| 平度市| 长宁县| 衡山县| 济南市| 新巴尔虎右旗| 垦利县| 乐平市| 家居| 江孜县| 长沙市| 石门县| 松溪县| 陕西省| 宜阳县| 安塞县| 光泽县| 离岛区| 赣州市| 察隅县| 乾安县| 东方市| 阿图什市| 修武县| 怀来县| 郯城县| 陆川县| 祥云县|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