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02章 苗寨-《帝國吃相》


    第(1/3)頁

    皇帝在吳中呆了七八天之后拔營啟行,渡浙江過杭州,再次游覽了西湖柳堤之后轉道往西南去五嶺之地巡查,一路走走停停餐風露宿到達長沙郡。

    長沙郡處在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界處,以越城嶺為界,南邊是越族人的領地,北邊是大秦的地盤,不過眼下隨著蠶食政策已經執行快兩年時間,五嶺之南早已被一群戴罪立功的官員、刑徒和招募的游俠攻打下來大片區域,許多地方已經劃分縣治納入了大秦朝廷的管轄范圍,通過遷徙一些刑徒、邊民和軍卒與越族人屯戍雜居,情形逐漸穩定,因此長期就有大量的商隊來往于五嶺邊關,在把中原大量的精美陶器布匹運送到嶺南和當地人交易之外,還帶去了大量的中原先進的農耕文明的經驗,在當地官吏的配合下,許多越族人開始學會耕種和栽種水稻,因此五嶺邊關每天都有商隊來往不斷,特別是一些關隘已經形成了新的交易市場,看起來非常的熱鬧繁華。

    長沙郡西南就是黔中郡,那里山高林密河流遍地,這里盛產各種名貴藥材,因此大量的藥材商人聚集在黔中和長沙郡的交界處收購藥材山貨運送到中原售賣。

    巡查完五嶺,始皇帝這次的東南巡游也基本完成,然后換乘舟船順湘江往北,和三年前巡游剛好相反的路線準備過洞庭至夷陵,然后上武關道返回咸陽,預計時間差不多在入秋時節。

    長沙郡自古就是苗人聚集區,這里生活著大量的苗族人,苗人乃是九黎后裔,尊蚩尤大神,蚩尤死后,九黎在被黃帝部落追殺的過程中不斷往南遷徙躲避,最后定居在洞庭附近,有三大部族,因此洞庭又稱三苗之地。

    三苗向北發展雖然受阻﹐但在堯﹑舜﹑禹時期仍為華夏集團勁敵。堯曾與三苗戰於丹水一帶﹐并將其部分人放逐於三危﹐舜也曾對三苗進行分化遷徙﹐并終因南征三苗﹐死於蒼梧﹐連尸骨也未運還。因而禹不得不再次征伐三苗﹐乘天災人禍同時降臨三苗之機﹐大敗苗師﹐三苗從此衰微。

    這些如今都已經是上古之事,歷經商周數千年不斷融合,三苗之地也早已和華夏融為一體,成為了華夏一脈,但苗族的生活習性和中原還是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僅語言文字和中原文明不同,傳承的巫醫和中原醫士也殊途迥異。

    中原醫術起于黃帝,以黃帝內經外經為核心,辨別陰陽,以氣血經脈為辨證施治手段,采用望聞問切之術,對于藥材的應用也逐漸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形成了一個大致成熟的理論體系,認為治病的核心就是通絡才能氣血暢通。

    而苗醫繼承遠古巫術手段,并不辨識陰陽和經脈,認為人體患病與不良的自然環境、氣候有很密切的關系,他們認為日、月、寒、暑、風、霜,雨、露、霧都可釀制風毒、氣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氣侵犯人體而致病,因此苗醫治病的核心就是祛毒。

    苗家看來,毒就是一切致病的根源,因此他們的巫醫擅長研究各種毒蟲毒草等毒物,然后采用各種草藥甚至毒性相克的原理來治療各種疾病。

    洞庭西南方向有一座無名之山,這里聚集著一個苗族部落,雖然苗人眼下都已經歸服大秦統治,但生活習慣仍舊是以寨為聚集地,彼此區分不同的部族和血統,栽種水稻,織布打獵,過著非常原始的農耕生活。

    在這個苗寨之中,眼下聚集著一群來自中原的方家術士,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巴蜀和黔中的一些苗巫。

    這里正在進行研制一種非常神奇的藥物,傳說是得知仙家弟子清河侯的一份上古苗方,采用各種毒蟲毒草可以煉制出來一種霸道而令人興奮的藥水,這種藥水飲用之后可以極大的提振男性陽剛之力,夜御十女不在話下。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苗人之中雖然有些言傳,但終究不曾有太多人見過,只能看到一群中原的方士和苗巫整天聚集在山里面的一個營地之中鼓搗,而這群人常年大量收購各種毒蟲毒草和毒蘑菇,因為報酬豐厚,當地的苗人和山民都跟著發財,每天都有人把采集到的毒物送去營地,換取大量的金錢。

    秘密研制藥物的營地四周都有兩米多高的柵欄阻隔,門口不光有五大三粗的護衛,四周也每天都有護衛騎馬巡邏,凡是窺探者都會被打罵趕走,而當地的苗族首領也反復警告村民勿要靠近營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岳普湖县| 哈巴河县| 潍坊市| 黄浦区| 博客| 万源市| 韶山市| 台安县| 德钦县| 六枝特区| 安阳县| 达孜县| 屯留县| 黄冈市| 晋州市| 平和县| 台湾省| 樟树市| 北碚区| 舟曲县| 河东区| 石狮市| 宜都市| 易门县| 巴东县| 壤塘县| 宁河县| 尼勒克县| 越西县| 晴隆县| 河北省| 安平县| 龙胜| 大方县| 宜城市| 乌拉特中旗| 田阳县| 永寿县| 永宁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