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70章 越來越過分-《帝國吃相》


    第(1/3)頁

    陳旭規劃的農莊如今有了幾分模樣。

    果園、蜂棚、家禽、水產還有各種農作物的栽培養殖如今都有了一些規模,但都還是屬于實驗性質,除開家畜比較多之外,其他的都還是小規模狀態,只為陳旭未來發展農業做的試驗,同時也給農學院的一群教習和學生足夠多的施展空間,繼續發展幾年,這些成果就會慢慢凸顯出來開始慢慢往大秦其他地方推廣。

    眼前的這片胡椒園足足有七八畝的面積,一個多月過去,移栽的胡椒苗長勢良好,充足的肥料和合理的壟溝栽培加上棚架,這片胡椒都根根粗壯,藤蔓已經長到一米多高,密密麻麻纏繞在棚架之上,整整齊齊一垅垅猶若綠色屏障一般,碧綠的枝葉已經有一串串淡黃色的花朵盛開,整個胡椒園中飄蕩著一股奇異的花香,看起來和后世的蔬菜種植園沒有太大區別。

    幾個農學院的學生和農夫在棚架之間來回仔細檢查胡椒的生長情況,時而還會摘下一截枝條和葉片仔細觀察,偶爾也會蹲下來挖開土壤觀看,然后在一個小本子上用石墨筆進行記錄。

    胡椒,是陳旭試驗栽培的第一種外來農作物,對以后引進西域和印度的各種蔬菜瓜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仔細觀察生長情況也為以后的栽培積累一些經驗。

    而陳旭最關心的還是農作物和瓜果的育種、扦插、嫁接以及牲畜的疾病防治,同時特別注重對于豬的培育,閹割小豬是農學院獸醫科的必修課程,而為了更好的研究牲畜和發展獸醫學,封地上的牲畜養殖基地還有開展動物解剖試驗。

    如今大秦肉食十分缺乏。

    王侯公卿可以食用牛羊狗肉,雞鴨鵝也偶爾吃,甚至還有各種獵獲的野獸作為肉食補充,但也不是每天能夠吃得起或者吃得到,可以說整個大秦兩千多萬人口,每年能夠吃到一頓肉食的家庭不足三成,大部分貧民一年一頓葷腥都吃不上,能每天有兩頓雜糧野菜混合的飯食果腹就已經算是勤勞和老天開恩,至于油水充足吃飽吃好不敢想象,最多弄點兒蛇蛙魚龜等根本就沒有油脂的野生動物打打牙祭,而這種牙祭吃起來也很難受,沒有合適的調料和烹制技術,甚至鹽都沒有,胡亂煮熟之后的味道可以想象。

    至于其他能跑會跳的小型野生動物,普通人更加無法捕獲。

    有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可以看出老百姓對于這種不勞而獲就能得到美味的機會是多么的期待。

    華夏人養豬的歷史很久,因為沒有閹割和配種技術,因此豬肉味道和口感都不好,和野豬肉差不多,因此雖然豬也位列六畜之一,但排在最末,有錢人家是不屑于吃豬肉的,而普通老百姓吃不起,一斤肉的價格抵得上數十斤糧食,因此吃肉是極其奢侈的行為。

    而豬恰恰又是最容易養殖的家畜之一,生長快產肉量很高,而且食物廣雜,幾乎大部分無毒的植物根莖葉果都能喂養,是最適合改善百姓生活的一種家畜。

    而閹割之后的豬去除了野性,脾性溫和生長快,放養或者圈養都可以,因此只要把豬的閹割技術推廣開來,然后加強豬的配種繁殖,豬肉可以很快成為百姓的主要肉食來源。

    而有了油葷的補充,百姓對于糧食的需求會降低很多。

    三碗野菜雜糧不解餓,加上兩大塊油膩的肥肉,絕對會吃的心滿意足。

    一家三五口人,每年殺一頭豬,把豬肉熏臘儲存起來,偶爾開一頓葷腥,可以大大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

    特別是對于華夏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來說尤為突出。

    而這種生活習慣在華夏一直延續了數千年之久,農村人養豬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和習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德市| 安宁市| 拜城县| 榆林市| 沙河市| 万盛区| 岗巴县| 休宁县| 利川市| 内黄县| 宁国市| 阿巴嘎旗| 深水埗区| 合阳县| 普安县| 紫金县| 博兴县| 临桂县| 东海县| 白玉县| 罗山县| 宁晋县| 蒙城县| 宜兰市| 开化县| 静宁县| 仁怀市| 大英县| 吉安市| 吴忠市| 富锦市| 光山县| 武安市| 张家港市| 资兴市| 贵南县| 吉林省| 忻城县| 油尖旺区| 阿巴嘎旗|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