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64章 針鋒相對-《帝國吃相》


    第(2/3)頁

    “清河侯明知故問,莫非沒有看前日出版的百家論壇否?”李斯面無表情的說。

    “本侯自然看過,不知道李相說的是哪一篇策論,竟然李相要加之亂國之罪?”陳旭轉頭看著李斯。

    “著名邯鄲孫丕者,刊有一篇法術十弊論,滿口胡諂胡言亂語,指責法術治國積弊重重,不廢法術則我大秦危在旦夕,如此明目張膽妖言惑眾之語,豈非亂國乎?百家論壇是報館的附屬期刊,眾位編輯未經陛下許可,未經三省六部審核便貿然發布如此惶惶之言,非亂國是為何也?我大秦強于法術,如今天下安定,而此孫丕如此妄議和誹謗國策,難道不是意圖顛覆我大秦社稷,要把陛下和滿朝文武公卿輔助打下的江山毀于眾口乎?清河侯身為咸陽都市報的操持者,可否給老夫一個合理的解釋,給陛下一個解釋,給滿朝文武公卿一個解釋!”李斯咄咄逼人的看著陳旭,絲毫沒有退讓的打算。

    陳旭臉皮微微抽抽了幾下,滿朝文武的胡須眉毛一起抖抖。

    這是第二次,李斯和陳旭在朝堂之上針鋒相對的互相質問。

    第一次是因為焚書。

    那次陳旭也是這般咄咄逼人的質問李斯的。

    而這次交換了位置。

    但口氣幾乎一模一樣。

    上次陳旭是責問李斯焚書之舉是要毀壞先賢典籍陷皇帝于不仁不義之地,連帶祭出的還有全天下的百家門徒。

    而這一次,李斯同樣是抬出皇帝,而且還祭出了滿朝文武公卿這群執掌大秦的貴族。

    一個以貴族為籌碼,一個以百姓為籌碼。

    唯獨共同逃脫不掉的是皇帝在其中的作用。

    任何國策和政令的變更,皇帝都是一道坎兒,也是唯一的一道坎,跨不過去那便萬事皆休,吵破腦漿子也沒有絲毫的作用。

    “本侯沒有什么好解釋的,大秦都市報的作用天下人有目共睹,無論是賑災捐款還是在通傳陛下諭令和朝堂政令方面都成效顯著,甚至農耕指導和大秦建設方方面面皆都作用重大,因為區區一篇策論李相就要封禁報館緝捕編輯,難道是想要大秦退步到以前消息閉塞,讓天下百姓不知朝堂政令的地步?至于顛覆江山社稷亂國之論,本侯也覺得李相太過危言聳聽,豈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莫非李相忘記了周歷王乎?”陳旭毫不退讓的看著李斯

    “周歷王……”

    滿朝文武包括皇帝都突然一起愣了一下,片刻的靜默之后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又開始竊竊私語的交流起來,一個個臉色嚴肅而認真,連皇帝的臉色都突然陰沉下來。

    周歷王是周朝第十位君王,王室外憂內亂不思治國,卻仍舊荒淫無道窮奢極欲,國力日衰導致財政入不敷出,于是在一個叫榮夷公的建言下,周歷王要求增加稅收,采藥、砍柴、打獵、捕魚甚至是喝水走路都要交稅,百姓怨聲載道,許多輔佐的大臣都覺得不妥,紛紛進言要求歷王廢除這些收稅的國法,但周歷王不僅不聽,反而是重重懲罰那些進言的大臣,同時還到處抓捕咒罵自己的百姓,弄得百姓在路上走都不敢相互說話,只敢用眼神交流,由此鎬京變的死氣沉沉,再也聽不見有人罵歷王了,于是歷王還得意洋洋的說:你們看,現在沒有人敢罵我了吧!召公虎進言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不讓人說話是要出大事的。周歷王不聽勸告,繼續收重稅并且嚴酷的鎮壓百姓,三年之后,民眾發動暴動沖進王宮,士兵也跟著造反,周歷王只好倉皇而逃,躲在一個叫彘的地方最后死在那里,而周朝從此開始走向了不可逆轉的衰弱道路。

    周朝的典故可以說秦朝的官員皆都清清楚楚,畢竟隔的年代并不久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札达县| 新晃| 万年县| 固安县| 凤凰县| 察隅县| 霸州市| 镇雄县| 屏边| 丹寨县| 辰溪县| 光山县| 新绛县| 青海省| 潍坊市| 将乐县| 阳谷县| 缙云县| 阳西县| 合水县| 左权县| 乾安县| 嘉善县| 满城县| 公主岭市| 沈丘县| 会宁县| 固镇县| 肃宁县| 嵊州市| 长海县| 吉首市| 西青区| 双柏县| 镇远县| 卓尼县| 禹州市| 颍上县| 樟树市|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