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4章 基層改革-《帝國吃相》


    第(1/3)頁

    陳旭如今正在和李斯打擂臺,要扭轉大秦不注重民生發展的這種狀況,就必須去影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推廣自己的理念。

    如今隨著大秦都市報不斷的宣揚自己的各種變革和理念,咸陽朝堂之上的政策也很快就會流傳到民間,在報紙的不斷推波助瀾之下,許多人的觀念也在跟著變化,特別是全國的商賈如今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已經把大秦的這個冬天燃燒的通紅,幾乎每個郡都已經開始籌備和修建水泥廠,而商賈自古就會畜養一批閑士不斷的為他們籌謀劃策和搖旗吶喊,而這些近乎于后世大V的各地名士,也大多都是當地官員的座上嘉賓,這是不同階層的一種利益聯系,時刻都在互相影響。

    除開苦哈哈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匠和販夫走卒之外,商人、官員、士族實際上一直都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影響商人,影響普通士族,再去影響基層官員,在這個皇權不下鄉,政令一出咸陽都開始變味的時代,實際上基層的官員才是最終左右大秦走向的最重要的力量。

    而在歷史上的大秦,最初造反的是農民,但推動大秦倒塌的卻是各地的官吏,很多郡縣的官吏一聽說陳勝吳廣反了,很快也就都跟著反了,整個大秦就沒有幾次像樣的抵抗,而劉邦項羽造反,最開始就是兩個地方的主官提出來的,不過都被殺死取而代之了。

    實際上整個大秦,都是被秦始皇的光環壓制住了。

    不僅民心不穩,官心也不穩,加上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商賈豪強,甚至是皇族士族都無法得到應有的地位,都很盲目和躁動,突然就從諸侯制度過度到郡縣制度,不光滿朝文武公卿不適應,基層官員更不適應,實際上在皇權統治下,單一的郡縣制度太超前了,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皇帝的掌控力度和百姓所能接受的地步。

    郡縣制,需要非常完備的垂直管理的政治體系,但大秦沒有。

    李斯建議采用郡縣制,配套改革三公九卿制度為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三位上卿,分別統屬軍事、政事和監察,這個改革的確具有超越時代的前瞻性,但改革的卻只是頂層,目光還是聚集在咸陽的朝堂之上,聚集在皇帝身邊,而下面的郡縣雖然也有朝堂直派的郡守郡尉和監御史,但因為通訊不暢和官員的選拔沒有一個合理的制度,導致下面的郡縣幾乎就是野政模式,除開收稅和徭役之外,郡縣官員幾乎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因為他們的升遷和政績無關,所以他們無所謂發展民生,在完成朝堂分派的任務之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當地的貴族士紳們飲酒作樂消磨時間,甚至其中許多人也養一群方道術士研究長生不老。

    因此整個大秦除開咸陽一群還算忠于秦始皇的勛貴之外,實際上朝堂對郡縣的掌控和統治都非常脆弱,如果這種格局無法改變,大秦遲早都會出問題。

    陳旭建議改制朝堂采用三省六部制,采用九品官職制度,既是讓官員的升遷和任用更加有明晰的制度,同時采用論調方法讓各地主官不能與當地的豪強聯手沆瀣一氣。

    這兩條措施眼下已經開始顯現力量。

    只要繼續推行商業和農業改革,解開束縛各階層的不適合民生發展的法律,大秦才能健康發展。

    因此陳旭希望通過清河鎮的變化來影響南陽官員的執政理念,讓他們看到這種變化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甚至將來也會給他們帶來好處。

    對于陳旭的話,雖然南陽郡守陸玢心里略微有些惴惴不安,但眼前面對的這個少年卻不允許他去駁斥和懷疑。

    傳言左相李斯都被他罵的狗血淋頭,進出皇宮宛若在自家院子里遛彎兒,一身雙侯爵,娶的是公主和上卿的女兒,最主要的是清河侯是南陽人,是整個南陽人的驕傲,如果自己這個南陽的主官不聽陳旭的話,后果會非常嚴重,南陽各階層的人都會抵觸他排斥他,最后什么事都辦不成,如果有人再暗中使個絆子下個黑手,自己這個官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因此在陳旭的訴說下,南陽郡守郡尉以及隨同前來的一群官員皆都聽的嚴肅認真,并且不斷的點頭稱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遂川县| 浦东新区| 金堂县| 石台县| 合肥市| 敦化市| 黄骅市| 专栏| 沅陵县| 卓资县| 惠州市| 兴城市| 吉林省| 江山市| 印江| 绥德县| 兴山县| 桐城市| 化隆| 灵川县| 同仁县| 凤庆县| 太仓市| 临清市| 钟祥市| 辰溪县| 仁布县| 高雄县| 逊克县| 邳州市| 榆社县| 遵义市| 沙湾县| 定边县| 左权县| 东兰县| 锦州市| 舟曲县| 原平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