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連公子扶蘇和公子高還有前來送親參加婚禮的所有皇族都感覺不可思議,尼瑪陛下對清河侯這好的快沒譜了,嫁個女兒而已,有必要這么封賞么,他們這些皇族都沒有這么多田產和食邑。 但看著剩下一個宮人手里還沒有打開的一份帛書,所有人又開始麻木了,明顯這兩道封賞還沒完,果然,趙威讀完之后打開第三卷帛書。 “皇帝詔令,涇陽侯陳旭年少聰慧,煉鋼鐵,制水泥,造磨坊等皆都大利于國,實乃朕之良師益友,今朕特許同娶蒙氏女婉為妻,同華玉公主與陳水氏并為嫡妻之禮,無分先后,無分尊卑,同禮相待,此詔令天下許為特例,凡王侯公卿及百姓者不可模仿,有違者按律法論處!” 第三份詔書內容奇特,看似與這場婚禮格格不入,但仔細想來卻又在情理之中,因此聽完后賓客反響更加劇烈。 華夏傳承日久,從氏族部落開始,男子娶妻便開始有了諸多的規范,到了商朝時期,娶妻更加嚴格,同氏不可娶,同姓不可娶,同族更不可娶,一般都只有一個正式妻子,是為正妻,也稱為嫡妻,而到了周朝,禮法更加繁多,但依舊規定男子只有一位正妻,天子可立六宮,但王后只有一位,其他為側妃,并無妻的稱號,諸侯同樣如此,雖然后來逐漸演變出來有側妻、少妻、偏妻、下妻等稱呼,但這些所謂的妻地位依舊等同于妾,身份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秦律規定,普通人只能娶一個妻子,不能納妾,士族可以娶一妻二妾,貴族同樣只能娶一個妻子,其他的只能是侍妾的地位,除開正妻嫡出的子女可以繼承家產和爵位之外,庶出的就是平民,長大后只能自謀生路,不許分取家產。 諸侯無二嫡說的便是如此。 這個規定其實周朝就有,不然周禮中也不會有諸侯天子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賢的規定,正妻嫡出才有地位,但只要是庶出的無論再賢良仁德也不能繼承爵位,這既是保證了正妻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利于家庭和諧,同樣也保證了繼承權不會混亂而導致自相殘殺的局面,實際上也算是對家族的一種保護,免得繼承爵位的人整日擔心自己地位不保而要對兄弟族親大開殺戒。 大秦基本上在這一條上延續了周朝的規定,而且這個規定一致延續影響了后世幾千年。 如今清河侯本已娶水氏為妻,但皇帝又要把公主嫁給陳旭,同時還親自做媒把蒙毅的嫡女也嫁給了陳旭,因此幾乎所有人都還在猜測陳旭這個三個老婆的地位該如何分配。 從身份上來說,五公主身份最為尊崇,斷然不能做妾,但蒙毅的嫡女身份也非同一般,如果皇帝強迫嫁給清河侯為妾,必然會引起蒙毅的不滿,因此也不能做妾,更何況水氏已經是陳旭的正妻,他不休水氏,皇帝也沒辦法改變她的身份和地位。 但各種猜測因為這一封別開生面的詔書一下全都化解于無形。 原來皇帝早就想好了,三個老婆都是正妻,一視同仁不分先后尊卑,真正是地位平等的三妻之禮。 但這個三妻之禮皇帝也明確昭告天下,普天之下只有雙侯爵加身的陳旭可以享受這個待遇,其他人包括皇族都不行。 “三妻之禮,唉!”無數人搖頭嘆息。 蒙云也一臉羨慕嫉妒恨的看著自己的妹夫陳旭。 他不喜歡四公主,但這個正妻卻又不能休了再娶,如果他不能和四公主好好的再生一個兒子出來將來繼承他的家產,他蒙氏就要從大秦貴族中除名了,那樣估計他老爹會打死他。 一想到四公主的木訥性格,蒙云便恨不得沖上去把正在接詔書的陳旭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自己這么小的一個親妹妹給他糟蹋,原來還以為自己的婚姻會有所轉機,沒想到被皇帝一把就掐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