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5章 視察印刷廠-《帝國吃相》


    第(1/3)頁

    對于書局的安排,陳旭就沒有像撰史館那么嚴格要求,書局的主要任務(wù)是歸集整理所有先賢的文章,然后匯編成冊,其實之中許多都已經(jīng)被百家門徒整理的差不多了,最后就是從竹木簡牘上謄抄下來審核編訂即可,而且內(nèi)容也五花八門根本無從下手,主要還是靠百家門徒自己完成,書局的作用就是將這些書籍整理完成之后分門別類進行收藏,然后選擇一些詩、書、農(nóng)、醫(yī)、法律等對于民生有重大意義的印刷出版,至于其他一些題材,想出版可以,自己出錢買書號,印刷廠印刷之后折扣賣給你自己去銷售,能不能賣,能賣多少看自己的本事,當(dāng)然出版社如果想賣還是可以自行印刷,這個就是純粹的商業(yè)活動。

    在書局照樣講了一節(jié)課,陳旭沒有提出任何建議,只是讓所有負責(zé)編撰的人要仔細匯編整理,按照不同的類型進行分類,對其他門派的書籍不要帶有任何偏見和詆毀等等。

    未時,陳旭在安魚粱和陳平等人的陪同下去參觀了旁邊的印刷廠。

    印刷廠的規(guī)模又增加了小,排版作業(yè)區(qū)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張桌子,印刷臺也增加到了近百個,也就是說如果只排版印刷一本書,而一本書一百頁的話,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可以印刷出來上千本,不過這是理論上的,因為書籍和報紙不一樣,還要切割裝訂,實際上裝訂一本書需要十多分鐘,一個人一天也只能裝訂數(shù)十本,這個速度大大減緩了書籍出廠的時間。

    排版和印刷陳旭早已非常熟悉,但還是挨著把分成幾個區(qū)域的車間挨著視察了一遍。

    在這沒有機器的時代,所有的印刷環(huán)節(jié)都是依靠人工手動完成,從排版到印刷到裝訂切割,都是用人工堆出來的,因此陳旭眼下看到的就是一個足有上千人的忙碌工廠,巨大的木制大棚被分成了幾個區(qū)域,排版,校對,印刷,裝訂全都忙碌無比,但看起來又井井有條。

    排版和校對都是讀書識字的文士,而印刷工都是身手靈活的年輕小伙子,耐得住寂寞反復(fù)不斷的重復(fù)同一個印刷動作,而因為書籍都是用麻線裝訂,所以裝訂工大部分都是女人,同樣也是在城內(nèi)招收的手腳靈活的年輕婦女,采用計件工資,一天下來可能有十錢左右,一個月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折合下來就是六七石左右的糧食,絕對算是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工作崗位。

    眼下的印刷廠除開報紙之外都不掙錢,不過好在皇帝也很關(guān)心文學(xué)院的發(fā)展,安排內(nèi)史府從咸陽倉每個月專門撥付了一萬石糧食,不然光是報館、文學(xué)院和印刷廠這三個單位,就要把報館的所有收益差不多吃干凈。

    印刷廠眼下最主要的任務(wù)還是印刷報紙,每一期的印刷數(shù)量都在五萬份以上,而且采用的是最大的版面,紙張也是最大的,因此油墨紙張消耗也是最大的。

    除開報紙之外,眼下印刷廠正在印刷的還有三本書。

    一是安魚粱主編的百家論壇,首印五千冊,采用的是A4大小的紙張,首期審核刊登了二十篇文章,都是儒法名雜等名門大派的名士策論,每一篇都經(jīng)過安魚粱的仔細審核,保證了文章的專業(yè)性和嚴肅性。

    另一本是張蒼的九章算術(shù),因為涉及到大量的圖形,里面的插圖都需要用泥板先按照張蒼的書稿先一筆一劃的雕刻出來,然后送去工廠燒制成陶板,因此這種涉及到大量圖文混排的書籍非常麻煩,只用了十個排版臺在慢慢排版,進度非常慢,首印準(zhǔn)備兩千冊,如今印刷出來的內(nèi)容連五分之一都沒有。

    還有一本是楷體字集,五公主贏詩嫚編著,因為要用到單獨的楷體字,因此工廠專門制作了楷體活字,眼下只安排了兩個排版和印刷臺在慢慢弄。

    推廣楷體字并不急,或者說急不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天气| 镇远县| 玉山县| 卫辉市| 商河县| 博客| 曲阳县| 绵阳市| 乐昌市| 瓦房店市| 乐都县| 梅河口市| 罗甸县| 滨州市| 韩城市| 柘荣县| 惠来县| 西安市| 沈阳市| 镇平县| 凤山县| 钦州市| 咸丰县| 美姑县| 西和县| 三原县| 北京市| 宁晋县| 冀州市| 阜新| 南宫市| 大竹县| 洪雅县| 眉山市| 曲阜市| 麻江县| 荆州市| 新乡县| 长岭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