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78章 你把話說清楚-《帝國吃相》


    第(1/3)頁

    走出報館,此時已經接近正午,陽光異常濃烈,太陽如同一個火球掛在天空,火辣辣的陽光曬的大街上都似乎有一層若有若無的熱浪在蒸騰扭曲。

    陳旭坐上馬車,從衣袋里面掏出一副巨大的木框墨鏡帶上,虞無涯也從報館的招待室帶上墨鏡跟上來,一群侍衛翻身上馬護著陳旭的馬車嘚嘚而行。

    “侯爺,是去侯府還是出城回別院!”車夫問。

    陳旭估計此時水輕柔已經請五公主出城了,于是說:“眼下正午天氣炎熱,還是先去侯府歇息,等午后涼爽些再出城,順便去一趟科學院,我還有件事!”

    “駕~”馬車夫一抖韁繩,馬鞭在空中啪的凌空抽響,四匹來自河南匈奴馴養的駿馬就拉著馬車往科學院而去。

    到了科學院發現異常安靜,陳旭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張蒼已經迫不及待的帶著一大群人去河邊勘測架橋的位置去了,整個科學院的人幾乎走了大半,只剩下了一些幫工和文吏,不過還好,玻璃研究室中,湯廷還繼續冒著高溫在研制玻璃。

    房間的溫度很高,陳旭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螃蟹丟進了熱湯鍋里面,有一種快要煮熟的感覺,半分鐘不到便胸悶氣短無法呼吸,因此他把湯廷叫到門口把制作老花鏡的事情說了一遍,而且還大致講了一下原理,讓他用最好的材料澆筑幾副鏡片并且讓人拋光打磨清晰,交代完之后經趕緊逃走了。

    這些古代人都不是人,身體一個個強的跟金剛狼似的,這么熱的天,竟然能夠連續在四十多度的環境中長時間干活兒,而且還是長年累月,不光湯廷如此,此時正午的溫度也有三十多度,張蒼一個文士也帶著上百人去河邊勘測去了,還有工廠的冶煉鋼鐵、打造兵器、燒制水泥甚至是給皇帝修建陵墓的人,都是日復一日在這種恐怖的環境下工作,整個夏天都沒有中斷過。

    老花鏡的原理就是凸透鏡,不過要制作合格的老花鏡,還得測量瞳距和聚焦距離,以保證在近距離的時候能夠看清楚而且又不至于時間長了眼睛酸脹,但在這個時代陳旭是不可能知道的,只能讓湯廷把鏡片多制作一些,記錄透鏡的厚度和大小,到時候送去給安魚粱佩帶測試,看看哪種比較合適,如果成功的話,還可以找一些對光學比較感興趣的方士加入到玻璃研究所來進行更多關于透鏡的研究,但眼下陳旭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制作玻璃上。

    因為沒有高純度的水晶或者硅酸鹽材料,融化澆筑出來的玻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氣泡,用來制作鏡片和放大鏡這種要求很高的光學設備肯定不行,因此陳旭也一直還沒打算給玻璃研究所召集更多工匠。

    而且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眼下大秦諸子百家興盛繁榮,各種理念都非常豐富,但唯獨關于純物理科學方面的理論非常少,諸子百家中只有墨家對光學有涉獵,墨子曾經研究過光沿直線傳播的特性,并且還驗證過小孔成像的原理,也研究過平面鏡、凸鏡和凹鏡的反射成像原理,但墨家如今已經幾乎快煙消云散了,想找都找不到,而傳說墨子門徒編寫過一本《墨經》,但陳旭問過許多人,都搖頭表示不知道有這本書的存在。

    后來陳旭也想通了,即便是這本墨經真的存在,難道比他后世讀過十多年書經受過科學熏陶的人了解的更多嗎,肯定不會,因為后世的小學生都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工作原理,知道這是光線在玻璃介質中發生的折射,同時還知道光的速度是三十萬公里每秒,光還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光擁有波粒二象性等各種關于光的基礎理論,也就是說,后世隨便一個小學生穿越到秦朝來,都可以隨口說出這些高深的理論,如果有人相信就可以去研究證明,直到無數年之后有人測算出了光的速度,才最終知道那個孩童就是一個偉大的先知,然后猜測他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對于光學的研究現在不是陳旭的主題,他的任務是優先發展民生類的科技,因此玻璃研究所最大的作用還是滿足他自己的欲望,比如給老婆做鏡子,做首飾,做窗戶玻璃等等。

    自從城外的別院修好之后,陳旭已經很少來清河侯府了。

    主要是天氣太熱,城外可以在游泳池泡澡,而且還可以肆無忌憚用大量的硝石制冰消暑降溫不會被別人發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新昌县| 莎车县| 塔城市| 建阳市| 永仁县| 比如县| 常德市| 鄂温| 淮阳县| 河南省| 玉溪市| 高邑县| 江津市| 广水市| 临高县| 阿瓦提县| 宁蒗| 安平县| 黑龙江省| 克什克腾旗| 朔州市| 大冶市| 固始县| 岳阳县| 江津市| 鄂托克旗| 邹城市| 临江市| 尉犁县| 阆中市| 舞钢市| 西乌珠穆沁旗| 庆元县| 鸡泽县| 扬中市| 泰州市| 福贡县| 大余县| 双柏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