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黃石公-《帝國吃相》
第(1/3)頁
“恕某剛才無禮,原來小兄弟果然是醫術通神,不錯,我這位朋友的確就是在一個月前落入水中之后救治不及導致的病癥,而且也一直沒有找到好的醫士,這才越拖越嚴重,既然小兄弟能夠一眼看出來,還請施手治療,診金自然也不會少!”乙勝甲拱手說。
“相見即是有緣,何況兩位還住在我表叔的腳舍,治療之事我定然盡力,兩位安心在此居住,我這就去抓藥煎藥!”
陳旭告辭離開,找到英布吩咐一番,然后又找到店主也低聲吩咐了一番之后在店主的一個兒子陪同下去城內的醫士館抓藥。
“張郎君,這位小兄弟醫術高明,而且這個小城也算隱蔽安靜,我看就暫時在這里住下來,等病養好之后再做打算!”乙勝甲對張良說。
“多謝乙先生這次舍命相救!不然張良恐怕已經命喪大河之中也!”張良咳嗽著對著乙勝甲行禮。
“勿用多禮,本來我是要提前去找你的,但路途上卻出了一點兒事情耽擱了兩天,好在我趕到的還算及時看到你落水,不然晚到一刻,乙某也無法!”乙勝甲擺擺手。
“可惜了那濊國大力士……”張良臉色悲凄,劇烈咳嗽幾聲之后滿臉懊悔的說,“當時我應該罷手另尋時機的,怪我太過心急,也不知道為何那趙政會突然添置三駕馬車……”
“從今開始勿要再談論此事,暫且在此躲避數月甚至一年兩年,等風聲過后再做打算!”乙勝甲打斷張良的話。
“是,多謝乙先生提醒!”張良也趕緊住口。
陳旭在城中醫館和醫士討論許久,弄了好大一堆草藥回來,然后分作幾次的量讓店主的一個女兒拿去廚房熬煮。
其實春秋至秦朝這個時間,中醫已經處于從巫醫往醫士開始轉變的重要時期,而醫士大多數都是道家門徒,根據皇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難經三本理論比較成熟的醫學典籍進行研究和治病,融合了道家的陰陽和五行理論,實施辯證的治療方法。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醫生太少,而且國家也沒有正規的醫學資料,全憑個人摸索,因此藥方非常原始,只能根據藥物的藥性來大致判斷要用的量,但即便是如此,陳旭也已經在和徐福的交流中了解,實際上神農本草經中記錄的藥物和藥性已經和后世的中藥典籍沒有太大的區別,對于常見的中藥大部分醫士都能夠正確使用。
因此陳旭相信這幾副藥下去,張良的病應該會慢慢好轉。
果然,連續服用三天藥之后,張良的咳嗽已經變的非常輕微,發燒的癥狀也已經消退,氣色和精神都好了許多。
陳旭自稱名叫許成,南陽人氏,和英布兩人來下邳投靠開腳店的表叔,而這也并沒有引起乙勝甲和張良的懷疑,因為陳旭的確和腳店的店主一家看起來很熟悉,稱呼都是表叔表兄表妹等等。
而張良自然也不敢用真名,胡亂說了一個,陳旭也沒在乎,反正只是一個代號而已。
得益于陳旭的治療,張良的病情恢復越來越好,平日診治閑聊,兩人也漸漸變得熟絡起來。
時間一晃便過去了半個月,再過幾天就將進入九月。
在陳旭的治療下,張良的病情已經完全恢復,氣色恢復的與常人無異,而兩人也幾乎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張良雖然平日深居簡出躲在腳舍讀書,但偶爾還是會跟著賣燒烤的英布和陳旭去圯橋上散步游玩。
這天陳旭和英布又帶著猴子在橋頭擺攤,突然遠處傳來一聲悠長的口哨聲,陳旭抬頭,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個身穿粗布短袍,須發銀白扎著道髻,頭上插著一根木棍當簪子的老者搖搖擺擺的往石橋走來,身材略高,長相清奇,腳下穿著麻鞋,動作看似隨意,但似乎每一步都恰到好處,等陳旭正眼觀察的時候,老者竟然已經走到橋中間,此時張良正站在橋上觀望遠處小山上的秋景。
在陳旭直勾勾的注視下,這個老頭兒從張良旁邊路過的時候,果然很無恥的把鞋子踢到橋下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江华|
石河子市|
宿迁市|
济宁市|
梨树县|
朝阳区|
壤塘县|
石狮市|
永和县|
连江县|
聂拉木县|
洛南县|
古田县|
京山县|
民勤县|
敦化市|
南华县|
泉州市|
太湖县|
金阳县|
军事|
青阳县|
秭归县|
林芝县|
镇坪县|
兴安盟|
芦溪县|
奉贤区|
高要市|
五指山市|
威信县|
德令哈市|
凌海市|
五常市|
行唐县|
偏关县|
达孜县|
浠水县|
杭锦后旗|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