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1章 不可言說的部位-《帝國吃相》


    第(1/3)頁

    制墨坊熏了幾天的濃煙之后,昨天就已經熄滅灶火,陳旭去的時候,幾個幫工正在里面清掃碳灰,全身裹的密不透風只露出一雙眼睛,渾身黑漆漆的如同幾個黑色的雕像。

    “里典大人!”負責制墨坊的一個中年人趕緊行禮。

    “產量如何?”陳旭跳下馬背問。

    “三天時間,燒了近一千斤松柏樹枝,大約能夠掃出來五斗碳灰!”中年人趕緊說。

    “我看看!”陳旭走到一個沾滿黑炭灰的瓦盆前面看了一下,里面果然已經堆了小半盆漆黑的碳灰,因為松柏樹枝都含有一定的油脂,因此這些碳灰看起來并不是如同鍋底灰一般的粉塵狀,而是有些像略微潮濕的灰泥,陳旭用手指捻了一下,連根手指頭瞬間漆黑,用麻布擦都擦不掉,就像油墨一般。

    “不錯不錯!”陳旭很高興,這油煙墨顏色非常黑,比之木炭灰粉末要黑多了,而且顏色也很正,幾乎后后世的墨汁一模一樣。

    “里典,這碳粉該如何處理?”中年人問。

    “弄些樹膠,加少許桐油、加水熬制成濃湯狀,可以為墨汁,如果加入一些香料灰粉一起熬干搗成膠泥,可以制成墨條,以后加水研磨就能直接寫字!”陳旭稍微解釋了一下。

    制墨之法在中國應用的很早,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后世在睡虎地秦墓的發掘中,不光發現了價值巨大的睡虎地秦簡,還同時發現有墨塊,而其實關于墨的應用,可以往前推到春秋時期,《莊子》一書中就有“添筆和墨”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墨和毛筆就已經開始推廣引用了,因此到了秦朝,墨這種東西已經非常普遍,只不過制墨的工藝還很原始和粗糙,有用松煙的,有用桐煤的,更多用的是石墨,還并沒有系統的制作方法。

    而直到北魏時期出現的《齊民要術》之中才系統的記載了制墨方法,唐宋時期的制墨已經非常發達,各種各樣的墨逐漸不光用來寫字,還是一種珍貴的禮物,而且因為制作不易,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上好的松樹,因此價值巨大,一方好的墨錠比黃金還貴,而文人雅士也以得到一方好墨而欣喜異常,而墨也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如果能夠的到一方御賜的貢墨,所有的大臣都會覺得特別激動。

    特別是到了明朝,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更是將制墨之術詳細無比的記錄下來,讓文房四寶中的墨徹底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征,開始出現了大量其他顏色的墨,不光有金銀紅青紫五彩之色,里面還會摻雜麝香、珍珠、紫草、蘇合香等香料,制成的墨錠還要描畫十二生肖或者魚鳥花草等各種圖案,徹底進化成了一種珍貴的藝術品。

    后世清朝四大制墨名家中曹素功、胡開文都是許多書畫愛好者耳熟能詳的人物,陳旭甚至記得小學書法課上寫毛筆字買的就是胡開文牌子的墨條,不過那些墨已經不是松煙墨了,而是石油制作的化工墨,價格也不過一塊錢一塊。

    而因為紙的出現,墨作為一種必需品必須要加以改進,無論是寫字還是畫畫,墨都是除開紙以外最重要的東西,文房四寶墨排在第一位,所以后世將名人的字畫稱為墨寶,而不是筆寶硯臺寶,特別是水墨國畫,更是把墨的重要性詮釋無疑,立于超絕地位,無墨不成寶也。

    其實如果有可能,研發出鋼筆來最好,那樣會省下大量的墨,要知道伐木燒墨幾千年之后,到了明清時代,幾乎中國國內的古松都被砍伐一空,造成了非常大的生態破壞。

    不過眼下無論任何技術都達不到,連紙張都無法達到鋼筆書寫的要求,更別說鋼筆的結構了,那需要非常高的金屬制造工藝,估計大秦不倒的話,二三十年之后或許能夠做出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沙田区| 永定县| 防城港市| 铜陵市| 从江县| 当涂县| 彭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嫩江县| 彝良县| 威海市| 吴旗县| 镇安县| 秦皇岛市| 克东县| 全椒县| 邹城市| 自贡市| 梅州市| 玉林市| 垫江县| 遵义县| 衡南县| 安乡县| 南雄市| 鄂尔多斯市| 永泰县| 芜湖县| 同江市| 酉阳| 南涧| 株洲市| 北流市| 佳木斯市| 靖安县| 克什克腾旗| 八宿县| 塔河县| 邵东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