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做大秦的愛因斯坦-《帝國吃相》
第(2/3)頁
陳旭:……
陳姜氏羞的退到旁邊不敢湊熱鬧了。
馬大伯和一群村民交完葡萄,然后背起背簍去逛街買一些日常用品,前段時間村里采挖藥材家家戶戶都弄到了幾十上百錢,算是一筆大收入,因此這次都要買些生活用品,陶碗陶罐菜刀和麻布鹽巴等,因為陳旭比較忙,牛大石便自告奮勇的帶著著陳姜氏和杏兒一起去玩耍去了。
而陳旭也剛好抽空來指導酒坊的幾個幫工來處理葡萄。
山葡萄比較多,十里八村的山民雖然并不是都知道鎮上要收山葡萄,但弄下來還是足足有七八百斤,堆在涼棚里面十多個藤筐之中。(再注一下:秦朝一斤只有后世半斤,七八百斤算下來也就兩百公斤左右,并不算特別恐怖哈,免得又有朋友吐槽我亂寫。)
雖然看起來多,但除去藤蔓和那些還未完全成熟的,其中真正能用來釀酒的不到一半,而且其中還有長蟲和破損的,又要去掉近三分之一,因此處理干凈后真正能夠用來釀酒的只有不到三百斤,剩下的青果丟了浪費,可以試著釀醋。
但不管是釀酒還是釀醋,對于陳旭來說都是實驗性質的。
反正他是準備砸錢一定要把酒釀出來,何況五斤山葡萄才一錢,原材料非常便宜,貴的反而是釀酒用的大大小小的陶罐和陶缸。
對于這個各種手工業都不算發達的時代,特別是制陶行業,器形越大的東西越不好制作,因此也就越貴,鎮上的一個陶器作坊平日制作的最大器件直徑不會超過一米,而且還只能做成闊口淺底的陶盆,陳旭家里就有一個,已經用了二十多年了,還是陳旭的爺爺在世的時候買的,屬于祖傳物件,老珍貴了。
而葡萄酒坊一共定制了大大小小近二十口陶缸和數十個陶罐,口徑從一尺到四尺不等,全部擺放在茅草屋里面,總共花了陳旭接近一千五百錢。
之所以要弄這么多陶缸,那是因為陳旭不會釀制葡萄酒,只能多弄幾缸慢慢實驗,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五次,并且除開山葡萄之外,秋天還會有山梨和山楂等野果,都可以試著弄一下,反正上次虞無涯給他弄回來的一萬三千錢都才花了一半,足夠他折騰,再說錢只有花出去才能促進流通,收購這些東西讓錢落到鄉民的手里,然后鄉民在鎮上購買其他生活用品,會促進各個工坊和商戶跟著受益,買賣的人多了,商業才能變的繁華起來了,同時村民也能慢慢添置家當,生活也才能慢慢好起來。
最簡單的就比如鋤頭和刀斧,一個家庭如果窮的這幾樣都沒有,那么他們就無法好好種田,田越種越少收成就會越來越差,該交的田稅人頭稅一樣不能少,那樣就只會越過越窮,最后徹底赤貧狀態只能等死。
但陳旭把從宛城掙回來的這筆錢在鎮上花出去,其實就是變相的加強了貨幣的流通性,而貨幣的充足就會促進商業需求,鐵匠鋪的鐵匠可以有更多的錢去縣城購買銅錠和購買廢銅加工。麻布店才會購買更多的麻用來織布,而種麻的農民才能賣掉更多的麻線增加收入,然后去購買鋤頭刀具擴大種植,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錢雖然不產生價值,但會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
再加上陳旭不斷的改良各種農具和工具,只要堅持一年,陳旭相信清河鎮所屬范圍內的情況會大大改善,至少今年他覺得整個清河鎮不會再餓死一個人。
因為通過藥材先后從縣令大人那里頂了三百石稅糧,加上從山匪窩里還搶收回來五百石糧食,這就是他的底氣,何況還有水輕柔在宛城幫忙制售茶葉,到時候制藥坊制作的丹藥和藥粉也可以送去讓水家順便售賣,賺到的錢弄到清河鎮來,大量的投資砸下去,小小一個不到三千人的小鎮,折騰幾年還不富就沒天理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宁海县|
山丹县|
永川市|
探索|
大足县|
霍山县|
四子王旗|
历史|
大新县|
虞城县|
科技|
自贡市|
祁门县|
固安县|
理塘县|
海盐县|
民勤县|
屯昌县|
合阳县|
柳河县|
霍林郭勒市|
潼南县|
崇信县|
大洼县|
微山县|
广南县|
华亭县|
临夏市|
宽城|
垣曲县|
新乡县|
临湘市|
临高县|
木里|
拉孜县|
特克斯县|
牟定县|
湘潭市|
郴州市|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