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1章 山匪(第七更)-《帝國吃相》


    第(1/3)頁

    雉縣地勢偏僻,實際上是夾在伏牛山兩條分叉的山脈夾角之中,三面環(huán)山,只有東南方向地勢逐漸開闊平坦直通宛城。

    俗話說山高皇帝遠,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年代,即便是大秦有強大的軍隊和嚴苛的法令,但對于這種偏遠山區(qū)來說,并不是太平之地。

    而清河鎮(zhèn)距離雉縣縣城還有五十余里,更加靠西北,因此看起來四周都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加上人煙稀少,使得一個個村落散布在大大小小的山嶺溝壑之中,各個村落和外界溝通甚少,村民們也最多偶爾去鎮(zhèn)上賣點兒土產買點兒鹽巴,基本上一年到頭出不了幾次門,過的完全就自給自足的原始小農生活,有些婦女一輩子就沒出過村,根本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樣子,消息的通傳也基本上是依靠亭長一年兩次征稅或者偶爾征夫帶來的,所聽到的基本上也就局限在清河鎮(zhèn)附近的情況,稍微遠點兒的比如縣城的消息要傳到一些村子基本上都是半年左右了。

    而在距離清河鎮(zhèn)西北的伏牛山余脈中,還隱藏著一個幾乎完全與世隔絕的村落,一共有三四十戶,老老少少加起來有兩百多人,要進去得通過一個極其狹窄的原始裂縫,而村里人也幾乎不出去,自己耕田,自己織布,自己燒制簡單的陶器。

    這些人的來歷很復雜,最初這里只有七八戶人,主要依靠打獵為生,半個世紀前秦國占領南陽的時候便存在了,后來連續(xù)幾次秦楚大戰(zhàn),陸陸續(xù)續(xù)又有一些流民逃進去,然后又有一些逃役的農民和奴隸也逃進去,慢慢就擴展到了如今的規(guī)模。

    這些人因為沒有戶籍,平時根本就不敢出山,因為山多地少人口逐漸增多,為了生存,村子里的青壯年便糾集起來,偶爾下山打劫一下過路的商旅,這個村子也慢慢就變成了一個土匪窩,成為一窩山匪。

    雖然他們隱藏的很好,但總歸還是要出門買些鹽巴,因此對外界也多多少少有些交流和了解。

    這天,幾個膽大的山匪結伴下山,在路邊埋伏了許久也沒遇到適合打劫的目標,于是便往雉縣縣城而去。

    山匪嘛,這種職業(yè)自古而后幾千年就有,打劫是主業(yè),偷東西可以算作是副業(yè),這幾個人沒少去過縣城,只要衣服穿的好點兒,走路大搖大擺一些,守門的兵卒看都懶得看一眼,偶爾被攔住問幾句,就言說身份牌忘家里了,于是交點兒罰款也還是能進去,而且他們幾個也已經不是第一次進縣城了。

    不過這次幾個山匪有點兒災星罩體,出門沒看黃歷。

    在縣城里面搜尋可以先下手偷竊的目標的時候,然后看到一個腳舍門口栓了十多匹馬,而且竟然還沒有人看管,這些馬不光高大健壯一看就是好馬,而且馬背上制作精良的皮質褡褳口袋都沒卸下來,鼓鼓囊囊一看就有不少好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梧州市| 灌南县| 海丰县| 利川市| 将乐县| 虹口区| 正阳县| 和平区| 那曲县| 怀仁县| 葫芦岛市| 青神县| 旬邑县| 奈曼旗| 萝北县| 金寨县| 东平县| 浦县| 赣州市| 利津县| 博罗县| 高尔夫| 鄂温| 子长县| 潼南县| 淮阳县| 利川市| 房产| 申扎县| 泰宁县| 龙里县| 扎鲁特旗| 威信县| 奈曼旗| 仁化县| 汉沽区| 赞皇县| 郸城县| 礼泉县| 科技|